归仁窑
2011-12-03 09:16:28   来源:   点击:

    明末,嘉靖、万历以来,移民台湾的人潮日趋热络。但日用器皿多从大陆运来,文献上,只有烧制砖瓦的记载,况且因当时满清政府在大陆沿海三十里「坚壁清野」,其後又实施「渡台禁令」,台湾不仅陶瓷进口很困难,连制陶的釉药也无从取得,因此许多生产、生活的器具甚至宗教礼器都不上釉,以原土素烧的面貌呈现,台南县「归仁窑」即是明显的例子。

    台南县归仁乡有一个被称为「十三窑」的台湾早期窑业遗迹,为保存及维护地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台南县政府曾於九十年委托郑文彰先生等进行田调,於九十一年十月委托国立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进行「台南县归仁乡归仁窑遗址学术调查与研究计画」,期使归仁窑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其在台湾窑业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透过学术研究进行省思。

    透过田野普查,可知归仁窑现存的窑业遗迹,密集分布於归仁乡东侧沙仑村的东北部,靠近归仁与关庙乡之交界处,其整体分布范围,除了归仁乡西侧之外,尚涵括了关庙乡关庙村西侧的部份地区。

    归仁窑发掘出土之遗物,可粗分为无釉红陶、高温陶瓷、铜钱、铁器,石器、玻璃 .. 等。并 透过年代判定、层位关系、文献记载,以及田野访谈纪录,本遗迹与遗物,约划分成二个时期,第一期以烧造糖漏、厚唇罐、圈座器等为主,第二期以烧造瓦为大宗,砖次之。 综观上述,归仁窑产品,以素胎红陶为主,在清代,归仁窑区以生产糖漏为大宗,以因应当时台湾蔗糖加工业的需要。 因此,台南县的归仁窑遗址,应可上溯至清乾隆时期(西元十八世纪中期),为目前台湾地区尚存最早的窑业实物遗迹。

    本次归仁窑调查与研究计画,开启了台湾地区首次的窑址考古发掘工作。有助於理解台湾早期窑业技术发展与演进历程,并将成为台湾早期窑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古窑址其貌不扬,容易被忽略,幸经归仁的有心人深入探究本源,终於还给它本土建材开基的历史地位。这当中,除了有政界及文化界人士参与推动,仁寿宫也主动出钱出力,为保护、重现十三窑的文化风华,持续扮演文化的推手。经过将近三年的研究和进行田野调查,国立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和其他系所师生,以「归仁十三窑调查与研究」为主题全国走透透,蒐集各地古窑遗址所遗留下来的烧造器物,再经过类型比对,昨(廿三)日这些学者获得初步结论,南县归仁十三窑应是「台湾第一窑」。

    史评所毕业生卢泰康表示,他们进行归仁乡台湾早期窑址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荷兰人据台和明郑时期,都有中国大陆地区工匠来台烧制砖瓦,其烧造地点应该就在台湾开发最早的台南地区,而陶器砖瓦烧制历史应是由南而北,因此莺歌应非台湾第一窑而南投也不太可能。这些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南市一级古蹟寺庙砖瓦,与归仁十三窑渊源很深,很可能就是十三窑所供应的,因此归仁窑的年代应可追溯到三百年以前,他们认为归仁窑遗址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有必要尽快加以抢救,只要经费足够,他们将持续进行研究,以利保存遗蹟的完整性。

    参考资料

    1. 台南县政府文化局http://www.tainan.gov.tw/
    2. 归仁国中乡土教学网站
    3. 疑似归仁窑遗址范围探勘及历史调查研究第一阶段报告书 , 郑文彰;林文岳;林孝璋; 台南县文化局, 民9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槺榔帚
下一篇:法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