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物理知识 > 工程防震

工程防震
2011-12-04 22:00:53   来源:   点击:

    以工程方法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主要是分析工程建设之场址地区可能产生的地动加速度大小与特性,厘订最适合的工程耐震设计规范。

    建筑工程防震设计除考虑安全之外,还要合乎经济的原则。设计绝对耐震的房屋或桥梁并非不可能,但所需的建筑费过於庞大,不合乎经济效益。合理的防震设计应根据该地区以往发生地震的最大强度,以及未来可能重现机率定出适度合理的耐震要求,以避免浪费人力、物力。

    在防震设计上,兴建特种重大工程设施时,不计交通、地价等因素,如有选择机会,应避免兴建於活动断层附近。因为绝大多数的浅层地震,均因活动断层急速错动而引起。距离地震断层愈近的地方,地震力愈大,受震损失的机会也愈高。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建於断层附近的时候,应该慎重加强耐震设计,详细勘查可能发生地震的活动断层位置,估计可能发生地震的大小,并进一步推求震源的力学特性,做为防震设计的参考。某些像核能发电厂、大型水坝等特种工程建设,如果因承受不住震动而造成损坏,其後果之严重不难想像,因此更必须进行特殊的耐震设计。

    从国内外地震灾害经验来看,强地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蒐集大量的强地动观测资料,进一步了解强地动之特性,才能有效防范其破坏力,减少地震灾害。

    台湾地区自1970年开始安装强震仪後,各式强地动观测计画陆续展开,尤其在1999年集集地震时,将所得之成果展示於全世界。这些资料将可提供耐震设计之参考,建立地震微分区之基础,使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或影响能够减至最低。藉由这些强地动观测资料整理分析的结果,除可了解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波传递及局部场址放大效应外,更可提供政府单位制订及修订耐震设计规范的参考。

    中文关键字: 活动断层 , 耐震设计规范 , 强地动观测 , 地震微分区

    英文关键字active fault ,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codes , strong-motion monitoring , earthquake microzoning

    参考资料

    1. *中央气象局。http://www.cwb.gov.tw。2009年9月8日读取。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表面波
下一篇: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