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
2011-12-05 22:07:26   来源:   点击:

    中文名:鲸鲨

    英文名:Whale Shark

    学名:Rhincodon typus

    俗名:豆腐沙、大憨沙、鲸鲨

    ?

    生物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亚纲:板鳃亚纲 Elasmobranchii

    目:须鲨目 Orectolobiformes

    科:鲸鲨科 Rhincodontidae

    属:鲸鲨属 Rhincodon

    种:鲸鲨 R. typus

    ?

    物种模式产地:南非

    保护状况:易危险 Vulnerable(IUCN 3.1)

    有毒鱼类:否

    ?

    形态特徵:躯体呈圆柱状或稍纵扁;体侧隆脊明显;头扁平而宽广。吻短。眼小,侧位,无瞬膜。喷水孔更小,位於眼後方。鲸鲨拥有5对巨大的鳃,鳃裂特大,具独特之过滤构造,含横断每一鳃裂之薄板,另鳃弧上具许多角质滤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成海绵状之滤器。口裂极大,前位,横向;口角具唇褶;无口鼻间沟。第一背鳍远大於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後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幼鲨的尾鳍上半部比下半部还大,不过成年鲸鲨的尾鳍则是新月状的。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每只鲸鲨的斑点都是独特的,可以用来辨识不同的个体,鲸鲨的表皮可以达到10公分厚。体长可达2000公分。

    ?

    栖地生态:栖息於温带及热带海域之沿岸、近海或外洋水域。性喜於表层巡游,通常独游,除非在食物丰富的地区觅食,否则鲸鲨很少群聚在一起,群游时可多达百尾以上;巡游时通常伴随其它大洋性鱼类,如鲔及鲭等,体侧亦常有印鱼吸附或其它小鱼随行。鲸鲨是滤食动物,也是目前已知3种滤食鲨鱼之一,另外2种分别为巨口鲨与姥鲨。鲸鲨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类、磷虾与小型的自游动物(例如小型乌贼与脊椎动物)为食。鲸鲨的牙齿并没有觅食的功用,它的尺寸并不大。鲸鲨吸进一口水,闭上嘴巴,然後从鳃来排出水。在嘴巴关闭与鳃盖打开之间的短暂期间,浮游生物就被排列在鳃与咽喉的皮质鳞突所困住。这个类似过滤器般的器官是鳃耙的独特变异。任何被鳃条之间的过滤器官所阻塞的物体会被鲸鲨吞下去。鲸鲨是一种活跃的滤食生物,靠着嗅觉来攻击浮游生物或鱼类这些目标。牠们在觅食时不需要向前游泳,且经常被观察到身体上下摆动着来吸入海水与排出它来得到食物。鲸鲨通常於日落後开始觅食。卵胎生,据纪录一胎可达300只幼鲨。

    ?

    分布范围:全球性温、热带巡游鱼种,分布大约在南北纬30度的范围内。适合水温约在21-25℃间,为体型可长至最大的鱼类,可达20公尺左右。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海域均有捕获记录。雄性鲸鲨的活动范围比雌性更大,因为雌性鲸鲨比较偏好出现在特定的地点。

    ?

    经济利用:一般由定置网、围网或镖旗鱼法等渔法所捕获。可食用,其肉可炒食或制鱼桨、鱼丸、鲨鱼腌等均可;各鳍可晒成鱼翅;肝富含油质,可制成维他命或鱼肝油等。从2003年开始,台湾将鲸鲨的捕捞数量实施阶段性配额管制。从2008年1月1日之後,则开始全面禁止捕捞鲸鲨。鲸鲨由於个性温驯,人类能与其一起巡游,因此在生态旅游上有其高度的价值性。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 - 台湾水域馆大洋池内就有一只可爱的鲸鲨,可以欣赏工作人员与鲸鲨共游。  

    中文关键字: 豆腐鲨 , 鲸鲨

    英文关键字shark

    参考资料

    1. 沈等,《台湾鱼类志》,1993
    2.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http://shark.nmmba.gov.tw/homeb403.html)
    3. FishBase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2081&AT=Whale+Shark)
    4. IUCN REDLIST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9488/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鲈鳗
下一篇:鸟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