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工程机械 > 特大桥40+64+40m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三)

特大桥40+64+40m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三)
2012-02-06 23:02:47   来源:   点击:

      6.7 模板标高、平面位置调整

      根据预定的预拱度及各控制点标高调整模板。调节标高时通过顶托将上横梁、上纵梁及模板顶起进行调整。

      碗扣式满堂支架架模板安装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侧、底模板全长 ±10 尺量检查各不少于3处
    2 底模板宽 0~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2 拉线量测
    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10
    5 腹板中心线位置偏差 10 尺量检查
    6 隔板中心线位置偏差 5
    7 模板垂直度 每米高度3 吊线尺量不少于5处
    8 侧、底模板平整度 每米长度2 1m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于5处
    9 桥面板宽度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10 腹板厚度 0~10
    11 底板厚度 0~10
    12 顶板厚度 0~10
    13 隔板厚度 -5~10
    14 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检查

      6.8钢筋、预应力管道加工与安设

      钢筋及钢绞线在钢筋厂原材料存放区内集中存放,钢筋及钢绞线采用方木等支垫架空存放,距原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0cm。

      钢筋下料、加工在钢筋加工厂集中生产,经验收合格后通过运输车运至施工桥位处,由汽车吊吊装至模板内进行绑扎。

      钢筋绑扎顺序:先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内模后绑扎顶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及梁体其它预埋件跟随底、腹、顶板钢筋绑扎时及时组织安装。

      施工中严格控制波纹管定位钢筋网位置,确保管道圆顺,钢筋骨架内预埋钢件支立内模。

      钢筋混凝土净保护层要满足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混凝土垫块,捆扎牢固。梁体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预应力孔道采用波纹管成孔,金属波纹管的接头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管长300mm。接头管应避开孔道弯曲处,接头管两端用密封胶带缠封接头,以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堵管。

      钢筋与预应力管道位置相冲突时,优先保证纵向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准确,精设计单位容许后适当调整横、竖向预应力位置,再对钢筋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6.8.1波纹管及钢绞线定位

      首先一定要认真检查波纹管有没有损伤,不合格的波纹管不得进入现场。波纹管与钢筋同步施工。波纹管在直线部分、起弯部分分别按0.5m、0.3m,用直径为8mm的钢筋U型架焊接于钢筋上定位,横向、纵向、角度一定要准确。

      6.8.2锚垫板、预埋件的安装

      锚垫板一定要与钢绞线垂直,在有端横梁的地方锚垫板前要做钢板盒预留张拉槽,锚垫板后面螺旋筋及加强钢筋网片一定要准确定位。锚垫板与模板一定要密贴。避免混凝土漏入锚垫板中,堵塞压浆孔。在混凝土浇注前通过测量放样将防护栏预埋钢筋、接触网基础、声屏障基础等预埋件安装到位。

      6.8.3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1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8
    3 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15
    4 腹板箍筋的垂直度 15
    5 钢筋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 0~5
    6 其他钢筋偏移量 20

    6.8.4钢铰线安装质量标准

    梁体管道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坐标 梁长方向 30 用尺量
    梁高方向 6
    梁宽方向 6
    2 间距 同排 6 用尺量

      6.9混凝土施工

      6.9.1、混凝土灌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供应,由混凝土汽车泵负责泵送入模。浇筑时每个梁段由底处向高处对称分层浇筑,同一断面混凝土灌筑顺序为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再腹板、最后顶板。顶板浇筑时由顶板翼缘板向箱梁中心线方向浇筑。混凝土尽量选择在能够保证混凝土性能最佳的外部条件时组织施工。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浇筑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9.2、梁体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棒头采用50及70两种型号。箱梁顶板混凝土采用整平器整平,最后赶压成型,二次收浆抹面。

      6.9.3、沉降观测: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派专人不间断的观察支架的变形情况,在预压沉降观测点处用水平仪观察下沉情况。特别是纵(横)梁的变形,对发现有变形的要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6.9.4、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一是在箱梁顶板覆盖土工布洒水湿润养护;二是在主梁、内模架上安装水管,对外侧模、内模进行定期喷水,使其表面保持湿润;三是加强混凝土温度变化的检测,在箱梁内预埋测温元件,用以指导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6.10预应力施工

      6.10.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钢绞线时注意事项:

      1、为防止钢绞线扭结,需进行编束。编束时将钢绞线对齐后,端头用胶布包裹,涂上易标识的油漆,然后每隔4-5米用20号铁丝捆绑。

      2、钢绞线下料长度由孔道长度和工作长度两部分决定。下料长度应准确计算,以保证张拉千斤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钢绞线切断时一般用无齿锯或砂轮机将钢绞线切断。

      4、钢绞线穿束:穿束前应全面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正确,若锚垫板移位,造成垫板平面和孔道中轴线不垂直时,应用钢垫板加以纠正,孔道内应畅通、无积水和杂物,孔道应完整无缺。制好的钢绞线应检查绑扎是否牢固,弯头有无弯折现象;钢绞线按长度和孔位编号,穿束时应核对长度,对号穿入孔道。

      检查梁段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计算钢束理论伸长值;准确按记录表中要求记录有关数据。

      6.10.2 千斤顶选配

      纵向及横向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整体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纵向预应力选配300T千斤顶,横向预应力选配100T千斤顶,竖向预应力选配60T千斤顶。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后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发现异常随时校验。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择防振型产品,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级。压力表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周,当使用0.4级压力表时,检定周期可为一个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验。

      6.10.3张拉程序

      预应力钢束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且混凝土龄期大于7天后才能进行张拉。预应力钢束(钢筋)的张拉顺序为先纵向钢束、其次竖向钢筋、最后横向钢束。

      纵向预应力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在横截面上必须对称均衡张拉,其不平衡束最大不超过一束;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竖向预应力筋:每个梁段的纵向钢束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进行竖向预应力张拉。每个梁段靠近施工街头的最后一根竖向预应力筋与下一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一起张拉。张拉时,锚具回缩量控制在1mm以内,若一次张拉难以满足要求,应反复张拉至满足要求。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张拉端外螺母必须与钢筋点焊,并将距螺母顶面3cm以上部分切割掉,不得使用电、气焊切割。

      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单端交错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每个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自节段根部开始顺序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每个梁段靠近施工接头的最后一根顶板竖向预应力束与下一梁段的横向预应力束一起张拉。每个梁段横隔墙预应力钢束全部张拉完成。

      各钢束(钢筋)的张拉程序:

      0→初应力0.1σcon(持荷5分钟,画标线)→控制应力σcon(持荷5分钟,测伸长量)→补拉σcom→锚固

      6.10.4张拉操作工艺

      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带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1σk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

      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加以校核。在保持5分钟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时作好记录。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张拉采用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原则进行双控,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相符,并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现滑丝断丝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作好记录。若滑丝、断丝的数量超过有关规定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重新换束。

      6.10.5有关张拉的其他规定

      ①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

      ②千斤顶必须经过校正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校正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且不得超过200次。

      ③每跨梁张拉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④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送。

      ⑤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

      6.10.6安全要求

      ①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②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

      ③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均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④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高压油管。

      ⑤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⑥锚具、夹具均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施工时在终张拉完后按设计文件要求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6.10.7管道压浆

      张拉后应立即将锚垫板、夹片周围用水泥浆封锚,待水泥浆强度达到10Mpa时即可压浆。压浆前要用压力水(压浆泵供水)将管道冲洗干净,如有与相邻孔道串通现象,要事先处理好后才能压浆。压浆时间以张拉完毕不超过24h为宜。同一管道压浆作业要一次完成不得中断。

      压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浆使用的水泥及标号与梁体用的水泥相同,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不超过0.34。为提高强度和减少水泥浆的泌水,掺入高效减水型和引气剂。0.14MPa压力下泌水率不得大于2.5%,浆体流动度不大于25s;30min后不大于35s。具体配合比由试配确定。

      ①、压浆:灰浆经4900孔/cm2筛子过滤后,存放在储浆桶内并保持足够数量,以使每个孔道压浆能一次连续完成。对储浆桶内的水泥浆要低速搅拌,以保持灰浆均匀,水泥浆从调制至压入管道的相隔时间不得大于10min。压浆采用真空压浆工艺,其工作原理为:在孔道的一端采用真空泵对孔道进行抽气,使之产生负压(-0.06~-0.1Mpa),在孔道的另一端用压浆泵进行灌浆,直至充满整条孔道。应在0.5~0.6MPa下持压2min;压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6MPa。

      ②压浆注意事项:一是管道压浆时一定要注意相邻管道是否串浆,每次压浆后用通孔器对相邻管道进行孔道检查,如有串浆及时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二是压浆时要密切注意压浆泵压力表,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停止压浆,以防压浆管爆裂伤人。

      6.10.8封端

      压浆结束后,应及时对需封端的锚具进行封闭。应先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端混凝土。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封端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封端后还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环境水和其它有害介质渗入接缝。必须严格控制封端后的梁体长度。

      6.10.9后张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

    后张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表

    类 别 检查项目 控制数
    钢丝束和钢铰线束 每束钢丝断丝或滑丝 1根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 1丝
    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 1%
    单根钢筋 断筋或滑移 不容许

    6.11拆模

    ①内模拆除:
    内模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时方可拆除。
    拆除时应缓慢匀速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拉出后应及时拆卸滑道并清点各种配件。
    ②底模拆除:
    张拉完成并且压浆完成后方能拆除底模。跨中底模拆除时,通过张拉作用,梁体的上拱使底模与支架脱离接触。靠近支点处的底模拆除支架上落梁措施后方能拆除。
    ③侧模及端模拆除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构件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作业。
    侧模拆模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再通过卷扬机滑到相应的位置上。
    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
    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应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部件,如有缺损及时补齐,以备下次使用。并根据消耗情况酌情配备足够的储存量。

    6.12梁体验收

    梁体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梁全长 ±20 检查桥面及底板两侧,放张/终拉30d后测量
    2 △梁跨度 ±20 检查支座中心至中心
    3 桥面及挡碴墙内侧宽度 ±10 检查1/4跨、跨中、3/4跨和梁两侧
    4 腹板厚度 -5~10 通风孔测量,1/4跨、跨中、3/4跨处各2处
    5 底板宽度 ±5 1/4跨、跨中、3/4跨和梁两端
    6 桥面偏离设计位置 10 从支座螺栓中心放线,引至桥面
    7 梁高 -5~10 检查两端
    8 梁上拱 L/3000 放张/终拉30d时
    9 顶板厚 0~10 专用工具测量,1/4跨、跨中、3/4跨及梁两端各2处
    10 底板厚 0~10
    11 挡碴墙厚度 ±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12 表面垂直度 每米高度偏差3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13 梁面平整度 每米长度偏差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15处
    14 底板顶面平整度 每米长度偏差10 1m靠尺检查不少于15处
    15 钢筋保护层 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六处,每处不少于10点
    16 上支座板 每块边缘高差 1 尺量
    支座中心线偏差设计位置 3
    螺栓孔 垂直梁底板
    螺栓孔中心偏差 2 尺量每块板上四个螺栓中心距
    外露底面 平整无损,无飞边防锈处理 观察
    17 电缆槽坚墙、伸缩装置预留钢筋 齐全设置,位置正确 观察
    接触网支架座钢筋 齐全设置,位置正确
    泄水管、管盖 齐全完整,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桥牌 标志正确,安装牢固

相关热词搜索:特大桥 满堂支架 现浇连续梁 施工方案

上一篇:特大桥40+64+40m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二)
下一篇:特大桥40+64+40m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