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两大致命弱点让蜀汉最终败亡

2020-10-20 15:41:12 作者: 诸葛亮两大致

  85回 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马懿也。丕大喜,遂问计于懿。懿曰:"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

  丕问何五路,懿曰:"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诸葛亮

网络配图

  96回 忽报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以郡来降,密遣人陈言七事,说东吴可破,乞早发兵取之。睿就御床上展开,与司马懿同观。懿奏曰:"此言极有理,吴当灭矣!臣愿引一军往助曹休。"忽班中一人进曰:"吴人之言,反覆不一,未可深信。周鲂智谋之士,必不肯降,此特诱兵之诡计也。"众视之,乃建威将军贾逵也。懿曰:"此言亦不可不听,机会亦不可错失。"魏主曰:"仲达可与贾逵同助曹休。"

  106回 司马陈群问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某实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知兵法耶?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

  从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机会当中,有得以实施的,有没实施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即使失败了,对于曹魏集团并无多大损失,而成功了,却会给曹魏集团带来重大的战略利益。司马懿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对于战略利益轻重的权衡更是非常准确。而这一点正是诸葛亮不如司马懿的地方。诸葛亮智过于人,所向披靡,曹操、周瑜、曹真、孟获皆甘拜下风,唯有在与司马懿的交手中,虽屡屡取得局部胜利,但就整体而言,却没有能够取得一次胜利。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司马懿清楚地认识到,诸葛亮足智多谋,与其交战十有八九会失败,所以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轻易与其交战。只要不给诸葛亮机会,就会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不轻易失去机会的司马懿因此丧失不少局部战机,但却牢牢地把握住了全局,那就是只要打持久战,就可确保国力强大的曹魏取得战略上的决定性胜利。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个性弱点有准确认识,这一点,诸葛亮也是深有感触:

诸葛亮

网络配图

  第103回 诸葛亮送"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给司马懿,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

  诸葛亮的这一句"彼深知我也!"发自肺腑,如果仅仅是指"寝食及事之烦简",思维严谨的诸葛亮绝不会有此叹息。这是指司马懿对诸葛亮整个人的深刻认识啊!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关键是有这样一位深知诸葛亮弱点的对手。诸葛亮深感克复中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能被诸葛亮叹为知己,司马懿对诸葛亮可谓知之甚深。如果说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的话,那么司马懿却是一语送终诸葛亮!

  司马懿是如何认识诸葛亮的弱点的呢?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帝纪第一》)。司马懿的这段评语可以说是对诸葛亮自负与临机不决的个性弱点的深刻而又具体的诠释。这段评语应当这样理解为:"(诸葛亮)志向很大却把握不住机会,多有谋略却难下决断,喜好用兵打仗却缺乏权衡轻重的能力和权变的能力。"《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但为了小说整体思想的需要,并未专门地明确指出,只是在小说中只言片语的提及,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揭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