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大帝刘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1-02-18 05:58:47 作者: 西汉开国大帝

  第二句,刘邦用了一个威字来表明自己争霸天下、群臣俯首的威严与豪情气概,也展现了高祖荣归故里的大义凛然与荣耀威风。将二句结合,也写明了刘邦认为其今日能够衣锦还乡全在于自己在群雄竞逐的形势下一举夺得天下称帝,表明了自己幸得机遇的眷顾,也从侧面说明了或许他称帝统一天下是上天注定的安排。

  然而第三句,是刘邦直抒胸臆的表达,表明了他对贤臣的渴求,他认为作为天子要一统天下,还必须要有勇士为其守护国土,而他为能否得到这样的贤臣良将感到忧虑。这一句表明了他并没有深陷在自己对于成功的喜悦中,而是叙述了取得胜利之后内心的另一种担忧与顾虑。打江山固然不易,然而守住江山更难,这一句将高祖居安思危的心思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了不使自己与将士们拼死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流入他人之手,因而更为担忧此后该去哪里寻找守江山的勇士。

  全诗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江山的踌躇满志,也抒发了对于未来的焦灼和惴惴不安,这是来自胜利者的悲音,伴舞而唱,慷慨泣泪。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诗写的怎么样

  刘邦,一介布衣,豪放不拘泥小节,是开创整个汉代王朝的鼻祖。刘邦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铲除异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刘邦虽然出身平民,读过的书不多,但他也努力钻研诗律,为后人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

  刘邦的诗分别是《大风歌》、《鸿鹄歌》,这两首诗都是刘邦即位为汉高祖时,遇到事情,喝些酒有感而发的。

  刘邦的诗《大风歌》是刘邦即位后,黥布地区发生暴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凡,回来后经过了沛县,沛县是当时刘邦起义的起点,在沛县刘邦高举起义的大旗,得到了众将士的一呼百应,想到这里,刘邦在沛县住下了,并邀请了昔日的好友,大家聚在一起,共同饮酒回忆当年不容易。好酒、故人一下激发了刘邦的感慨,于是边饮酒边击筑,做了这首《大风歌》,道出了刘邦的王者霸气,表现他的志满意得、英雄豪气。这首《大风歌》在当时迅速的流传,妇孺皆知。

  刘邦的第二首诗《鸿鹄鸽》是刘邦晚年的作品了,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虽然立了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对他软弱的性格表示不满意,时时想换了他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本就心狠手辣,召集忠臣想出了办法,让太子请出了贤人“商山四皓”,刘邦更换太子的想法只能作罢,便让戚夫人跳着楚舞,自己借着酒劲击筑,安慰戚夫人和自己,成就了《鸿鹄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