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女皇帝武则天称帝原因有哪些?

2021-02-19 17:55:12 作者: 解读女皇帝武

  武则天称帝后叫什么

  在长达53年的后宫生活之后,武则天最终站在了最高点——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那么,武则天称帝后叫什么呢?

武则天图片

  范冰冰版武则天剧照

  公元690年9月,67岁的武则天在大家的请求之下,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登上了则天楼,也就是正式登基为帝了。她自称为“圣神皇帝”,将国号改为周,定年号为“天授”,李旦仍为继承人,赐姓武氏。

  在李治之后,所有唐朝前期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而且那时候的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完全占据统治的地位,因此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都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武则天称帝的批判也就越来越多了。在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里就对武则天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南宋的时候,程朱理学开始在中国的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重男轻女的舆论也就决定了其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便将武则天评论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而这并不能否认武则天的功绩。她善于治国,首创“殿试”制度;她重视人才,知人善用。她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在她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使得文化复兴,百姓生活富裕,社会呈现出“贞观遗风”的现象,为之后唐玄宗开创“开元之治”建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就这方面来说,武则天为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历史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在李治称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则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仪,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驾崩之后更是登基为帝,那么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呢?

武则天图片

  武则天图片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宫中成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有了感情。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武则天同那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一同进入了长安的感业寺为尼。

  公元650年,李治在唐太宗的周年忌日到感业寺进乡,与武则天相遇。公元651年,因为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知道李治喜欢武则天,便主动向李治请求要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本就有意的李治立即应允。公元652年,武则天再度入宫,成为李治的昭仪,之后成为李治的皇后。

  公元660年10月,李治风疾发作,不能再处理国家大事,便让武则天处理朝政,之后有了“二圣临朝”。公元667年,李治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公元675年,李治的病情更加严重。李弘病逝,立李贤为太子,后因谋逆被废。之后李显成为太子。公元683年12月,李治驾崩,李显即位。之后,民间开始出现“武则天乃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的说法。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建立周武王朝。这一年,武则天67岁。

  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皇,开创周武王朝。那么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武则天图片

  武则天图片

  有人说“唐有胡气”。隋唐的皇族基本都是北周的重臣或是北周重臣的后代,李渊的祖先李虎便来自于北周八柱国之一。

  鲜卑族以狩猎畜牧为生,最早的时候居住在漠北。他们的生活习性便造成了鲜卑族的男性经常数天或者数月都在外面,而家中则是由妇女主持着家政和与外面联络,渐渐地也就能够独挡一面,养成了发号施令的习惯。

  北魏的孝文帝开始便大力的提倡汉文化,但是对于鲜卑族来说作用不大,他们的民风民俗依然保留了不少。曾有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临朝称制长达25年之久的先例;隋朝的独孤皇后也终身干政,对隋朝的政治生活影响甚大;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张婕妤等更是屡屡干政,被说是“胡气”。

  唐朝的风气非常地开放。唐朝的妇女积极地参加社交和经商之类的活动,公主宗女更是自己开府立户聚集贤能,引荐才士。更有民间女子陈硕真组织起义,自立为皇。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继承父业的时候就有将其姬侍一并继承的习惯,李治将武则天纳为自己的昭仪,而武则天又是其父的妾室,这也是“胡气”的表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加上当时唐朝所面临的种种政治等因素,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