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十三子胤祥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2022-09-05 08:17:25 作者: 皇十三子胤祥

  邬思道对于皇十三子胤祥的两项劝告,虽然有着为了自保的考虑,也有雍正皇帝之前种种行为的考量,但胤祥的“光明磊落”和他对雍正皇帝之间“兄弟感情”的看重,加上十年圈禁以后的新赦懵懂,所以“王不王的,我已经无所谓了”。但是,“侠王”也有短板,也有自己必须顾虑的方面,那就是“这个铁帽子实在难得”,就是自己对于后代的前程安排和未来打算。

  有了这层考虑,胤祥又不得不在雍正皇帝里面将自己“兄弟”的身份隐藏,而只能以“臣子”的角色“君臣分际,下不僭上”。

  为什么?

  从皇四子胤禛客观乃至主观上让胤祥被圈禁宗人府长达十年之久,就能看出为了权力的追逐,为了自己梦想的皇位,胤禛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

  不管在紫禁城还是圆明园,雍正皇帝都将胤祥带在身边,真的只是因为“国之大事、朕之所有事”都离不开胤祥?真的只是因为胤祥才能为雍正皇帝擎天保驾?

  皇八子胤禩让四位旗主王爷带来的参将共管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军务时,丰台大营提督说道:

  “没有皇上的圣旨和十三爷的手令,卑将恕难从命!”

  啥意思?

  胤祥对于驻防军队的掌握和雍正皇帝是一个水平的!

  从街头巷议到地方官员的具体情况,从朝臣串联到旗人声音,胤祥都能详细掌握。虽然他都能及时的汇报给雍正皇帝,但这恐怖的控制力和势力分布,雍正皇帝难道就没有一点忌讳?

  保证胤祥活着,能对雍正皇帝的反对力量们起到震慑作用,能对雍正皇帝擎天保驾;又保证胤祥能够持续病重,没有恃权篡政的动力;难道真的和雍正皇帝没有关系?

  或许,胤祥最初阶段的“君君臣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胤祥才是最了解雍正皇帝的所在。

  但胤祥还是没有放弃对雍正皇帝、对大清王朝的热忱,即使“挥别了青春”,即使“死在了路上”,也要成为“阿刁”,成为棱角分明、震慑一切邪恶的“顽强格桑”。

  在挫败了皇八子胤禩等人必然会有的“逼宫事件”,胤祥一口鲜血吐在了朝堂;劝雍正皇帝,要为“替身”做好一切安排的建议后,“这棵树,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