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落实“二十条”仍面临考验

2022-11-13 08:22:49 作者: 媒体:落实“

金冬雁分析说,现在广州还是按行政区封控,但也在尝试更精准的防疫,这是一种防疫进步。不过,想要真正要做到精准防疫并非易事。

目前,虽然新增病例仍处高位,但海珠区疫情得到进一步抑制。海珠区已连续两日无社会面新增感染者。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在发布会上称,海珠区新冠病毒实时传播指数(Rt)降至1.6。荔湾区Rt连续五天上涨后,从2.9降至2.7,番禺区从3.0降至2.7。天河、越秀区Rt有所回升。如果Rt低于1,意味着传播链条已被阻断,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现在就看广州的措施能否奏效。如果奏效,意味着在精准防控上我们又往前迈了一大步。”金冬雁说,尽管新增病例数短期攀升迅速,但这些新增病例数大多聚集在某几个地方,只需把出现病例聚集的地方封控住就行,“现在应该关注的是,是否可能会造成外溢地区的疫情暴发,如果不会,广州疫情整体还处于可控阶段”。

截至11日24时,重庆市本轮疫情现有本土感染者4000例。11月5日的重庆市疫情发布会介绍,截至当日18时,该市11月已累计新增本土感染者254例,其中“11·01”沙坪坝疫情感染人数最多。截至11月8日,沙坪坝疫情已累计报告超过1100例感染者,涉及到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足区、铜梁区等29个区县。

11月11日,重庆市发布全区疫情管控通告,11日至14日期间,对住宅小区、楼栋人员流动性实施管控。住宅小区原则只保留1个车行口、1个人行口,居民除就近核酸检测、购买生活必需品、就医等情况外,原则上不出小区。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实行封闭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暂停服务。

河南感染者数量连日来迅速攀升。11月8日至10日,河南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均超1000例,11月10日,感染者数量更是超过3000例。河南省病例高度集中在郑州,且社会面病例较多。

11月4日至11日,7天内河南已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数量超6600例,其中,郑州市累计报告超6000例。据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郑州市本轮疫情于10月4日由万邦市场外地来郑货车司机引发,随后通过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多链条、多点位传播扩大,形成交织扩散、迅速蔓延、散发高发的态势。

11月10日晚,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公告,决定于11月11日—13日在金水区等八城区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八城区居民均需进行采样。

多地跟进落实“二十条” 实施效果有待观察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二十条”措施发布后不久,全国多地和多个部门已开始积极跟进。

11日,新疆、四川等多地迅速召开视频或电视会议宣布严格落实“二十条”。当日,新疆召开会议,表示要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在隔离转运、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

同日,四川省召开会议表示,涉疫地区要坚持重点区域分级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处置成本,特别是科学划定临时管控区域和密接排查管控,坚决避免简单用大面积静态停摆代替精准防控。

呼和浩特市11日也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强调严格对标“二十条”,细化各项防控举措。此外,多地提到了要纠正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问题。

此外,广州、三亚均于当日宣布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

多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迈出不判定次密接这一步,值得肯定。不过,也有部分专家对此有所担忧,陆蒙吉表示,从病毒传播动力学来讲,次密接阳性率“3.1/10万”这个数字不算小,以1传5~10为基础计算,几天之内就是一大波感染者。

在他看来,“二十条”实施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尤其在冬季病毒传播高峰期,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的疫情和封控面积。11月11日,广州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259例,无症状感染者2921例,合计3180例,创本轮疫情新高。

据报道,交通运输部今日已删除中风险区防控有关内容。央视新闻12日报道,重庆市疾控专家研判和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从2022年11月12日6时起,将渝北区区域超过60个地点新增为高风险区。

多名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二十条”是在遵循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现有防疫措施的适当降级,对降低防控成本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二十条”的重大调整,后续对疫情带来的可能风险整体可控,重要的是后续各地要因地制宜地落实到位,也应该避免僵硬化执行。一步一步推进相关措施,尽可能实现精准防控,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稳控疫情效果。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认为,针对目前的疫情形势和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国家层面出台了优化措施,后续各地应该积极落实,避免层层加码和地方防疫资源的过度消耗。精准防控要把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压在一定范围内,以取得更有效的防疫效果。

在金冬雁看来,未来应对疫情有三点最关键:一是继续完善疫苗接种;二是储备好抗病毒药;三是强化医疗设施,进行分级诊疗。“二十条”中也提到,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