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唯一一位侍卫出身的宰相,皇帝都不敢直呼其名

2020-07-23 01:13:35 作者: 宋朝唯一一位

为人臣子,到了什么程度才能算得上高贵?谋臣如范增,能让主公呼其为“亚父”;武将如关羽,能让皇上视其为哥们儿。

而今天要讲的这一位,身为宰相,却让皇上不敢直呼其名,甚至为了他行走方便,还特意制作了皇宫里矮平的木头阶梯。

谁有这么大的派头呢?吕端是也。

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别说一朝宰相了,就算是个七品芝麻官,也得是个饱读诗书的进士,然而吕端却偏偏是个没考过科举的人,还连任了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宰相,这太难得了。

其实,吕端本是恩荫入仕,最初也不过一介侍卫而已。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样的浅池自然留不住他这样的蛟龙。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吕端奉旨出使高丽,结果回来的途中,船队遭遇了大风浪,正当大伙哭叫着今天要死在这的时候,吕端却像个瞎子一样,完全对混乱和险境视而不见,而是一心一意地看书。

等到风浪散去,大伙又忙着谢天谢地的时候,吕端依然毫无反应。什么是大将风度,这就叫大将风度,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后来,吕端成为了赵廷美的谋士。这个赵廷美是何许人也呢?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

想当年太宗皇帝一番“烛影斧声”的操作,成功上位,而当时赵廷美正是他的竞争者之一。二人皆是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所以,太宗登基以后始终对这位兄弟放心不下,毕竟自己的皇位来得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哪天出了岔子,那可就要遭殃了。所以,为了试探赵廷美的想法,太宗赵光义谎称要亲征太原,让赵廷美留守京城。

不知是计的赵廷美,居然想愉快地接过这个担子,更搞笑的是,他王府里的智囊团居然一致同意,还怂恿他借机发展。好在吕端及时跳了出来,一棍打醒了做着美梦的赵廷美,“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

说白了,就是:你傻呀!皇上很明显这是在试探你嘛!你敢留守肯定就没有小命了!赵廷美这才回过味儿来,主动请缨出征,这才避免了太宗的猜忌。

而与此同时,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吕端谨慎的行事风格以及稳重不乱的作风,却让他声名鹊起,并得到了宋太宗的认可,最终将他提拔为宰相。

当然了,当时是有不少人反对的,不过太宗却一句话堵死了他们——“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此后,吕端也确实没有辜负太宗的器重。在宋与西夏的交战中,吕端力排众议,主张善待反叛的西夏王李继迁的母亲,这一招收买人心果然奏效,在李继迁死后,其子因为感激大宋当初善待其祖母,最终选择了归顺,从而为大宋减少了西北战乱之苦。

不过,吕端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太宗之后的宫廷政变后,主持大局,扶正了宋真宗赵恒之位

当时,太宗猝然离世,宦官王继恩联合李继勋、胡旦等一众实力派准备扶持被废的太子赵元佐。这时候,吕端挺身而出,扣押了王继恩,并亲率文武百官高呼赵恒登基才是天意。

等到赵恒登基后第一次上朝,本想着来一次“悬帘为政”,也就是躲在帘子后面召见诸位大臣,然而吕端却在殿下挺着身子不下跪,甚至登上大殿卷开帘子,亲自检验是不是真宗皇帝赵恒。直到确认以后,吕端这才走下大殿,率领文武百官跪拜新皇帝。

可以说,正是凭借吕端一己之力,才避免了这场宫廷之乱,从而保住了大宋基业的安定。

也正因如此,即位以后的宋真宗对其非常敬重,每次接见他,从来不直呼其名,而且时不时地给他加官进爵。甚至在吕端退休以后,真宗还多次前往府邸探望。

有诗云:“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将吕端与诸葛孔明并称,就是对其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