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也能拜侯封王?看了唐朝中后期太监的爵位你就会明白了

2020-07-16 20:01:09 作者: 太监也能拜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封侯拜相曾是古代多少人一生追寻的目标,“公侯伯子男”五大爵位一般是非军功不赏,非杰出贡献者不赏。大唐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李世民更是一代人杰,可是中后期却是子孙不肖,中唐以后的公爵简直是烂大街了。因为皇帝相对弱势,宦官和外戚势力强劲,为了拉拢这两股势力,皇帝封爵就相当随意了,只要能对自己有用就不吝赏赐,所以你会看到中唐之后公爵几乎成了得势宦官们的标配(侯爵他们还看不上),国公遍地走,只是这让大唐开国时那些声名赫赫的国公比如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勣等情何以堪啊!

不光是公爵,唐朝居然还有位太监被封为郡王,要知道整个中国历史貌似也就只有三位太监被封王:一位是北魏的宗爱,一位是北宋的童贯,还有一位就是肃宗和代宗时期的李辅国。今天就大致盘点一下中唐之后的那些郡王和国公太监们。

高力士

唐玄宗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虽说他和高力士两人情同兄弟,而高力士对他也确实襄助很多,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封一位太监为国公:安史之乱时,高力士随同唐玄宗逃到成都,晋爵为齐国公,后因护驾有功,更是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赐给五百封户以食租税。唐朝太监封国公自高力士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李辅国

他开创了唐朝的几个第一:第一个掌握兵权的宦官,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封王的宦官,第一个以宦官之身出任宰相。肃宗时封郕国公,代宗即位后,李辅国仍然嚣张异常,曾对唐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于是代宗对他日益忌惮,夺其兵权,罢其官职,进封为李辅国博陆郡王,不久派刺客将其刺杀。

仇士良

这位实在是个猛人,称其为太监中的军师和理论学家实不为过,他的名言“慎勿使天子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必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总结得很有道理,被后世太监们奉为圭臬。仇士良历经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一生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唐文宗时想铲除宦官实力的“甘露之变”功败垂成就和他有莫大关系,如果不是仇士良见机得快,宦官势力很有可能在文宗时就遭受重大挫折,后世宦官势力也许就不会那么嚣张了。拥立唐武宗即位后,仇士良升任骠骑大将军,封爵楚国公。

程元振

他和李辅国一样,是肃宗和代宗时期的宦官,和李辅国一起拥立代宗即位。代宗利用他除去李辅国后,先封为保宣县侯,统领禁军,随后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风头和当初的李辅国一样。程元振在代宗朝危害甚大,他大权在握后,接连陷害襄阳节度使来瑱和裴冕致死,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差点遭他毒手,他的所作所为使得天下藩镇对朝廷离心离德,吐蕃东进时,藩镇无人应命出兵勤王,差点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大唐的再次陷入万劫不复。

中唐后期的太监国公还有几位,基本上每一个得势的宦官都有个国公的封号,中晚唐大宦官们没个国公封号还真对不起宦官这个名号。虽说东汉和明朝也是宦官专政,但没有唐朝这么嚣张,可以随意废立皇帝。一代雄主李世民地下有知,不知会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