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周刊聚焦乳山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2020-07-15 19:58:02 作者: 《瞭望》周刊

7月15日,《瞭望》周刊以《红色乳山代代相传》为题,聚焦乳山红色文化。文章称一代代乳山人义不容辞留存红色记忆,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全文如下:

文 | 司伟 王嘉

乳儿于致荣在胶东育儿所合影老照片前找寻童年的自己(资料照片)

◇1223,这是自1942年以来十多年时间里,乳山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所哺育的革命后代的人数

◇提供军粮3812万斤,织军布1830万尺,做军鞋2万多双,从1942年至1944年的三年间,乳山人人支援前线,红色印记遍布这片土地

◇一代代乳山人义不容辞留存红色记忆,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山东省乳山市西北,崖子镇东凤凰崖村,有一座老房子已被荒草淹没。这是村民姜明真生前坚持不肯离开的地方。她迟迟不愿搬到儿子盖好的新房,因为“要等晓星回来,搬走了,怕晓星找不到回家的路”。

今年78岁的司晓星,就是姜明真一直在等待的人,她的乳儿。2000年起,退休后的司晓星便踏上了寻根之路。但因线索少、年代久远,多次寻亲无果,她郑重写下遗嘱,将来把一半骨灰撒到乳山,守在乳娘身边。

乳山,抗战期间曾名牟海县,是胶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的支前基地和稳固的后方。抗战胜利时,乳山县的党员人数超过6900人,是其他县平均数的3倍,是红色胶东心脏地带,被誉为“小延安”的后方根据地。70多年前,这里有一群哺乳期的母亲无私为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哺育后代,被称作“乳娘”,姜明真就是其中一员。

很多人说,绵绵青山下胶东育儿所英雄母亲的事迹感天动地。过去的战争年代,乳山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70多年后的今天,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一群无私支援革命的英雄母亲

1223,这是自1942年7月胶东育儿所组建后的十多年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所哺育革命后代的人数。在日军残酷扫荡和育儿所多次迁徙中,1223名乳儿无一伤亡。

山东省档案馆中一本1944年编印的小册子封面上,画着一个妇女怀抱孩子坐在雪地里,记录了乳娘宫元花和乳儿小福勇的故事。

1942年冬日的一天,宫元花和保育员李玉华带着小福勇进山躲鬼子。夜晚山里突降大雪,宫元花赶紧解开自己的宽裆棉裤,用身体给小福勇取暖。雪越下越大,她和李玉华将手插在对方胳肢窝里,把乳儿捂在中间挡风遮雪。

有人说,骨子里带着胶东人豪爽热情的乳山乳娘,把对党对军队的爱无私奉献给乳儿,对自己却很“无情”。

顺着姜明真的老房子一路向北,隐藏着曾帮司晓星逃过一劫的山洞。当年躲避日军“扫荡”,怕太多孩子哭闹而暴露目标,姜明真只能狠心把亲生骨肉留在另一个山洞,把晓星带在身边。等日军轰炸结束,她扒开被炸塌的洞口,发现孩子为找妈妈手都扒烂了,几天后不幸夭折。

2015年冬季的一个大风之夜,历经15个寒暑,踏遍大半个胶东,司晓星终于敲开了姜明真的家门,却没能和乳娘见上最后一面。她大声呼喊着:“我欠娘一条命啊!是您用自己的骨肉救了我……”可每每当她向哺育过自己的乡亲们道谢,得到的回答却都是:千万别客气,没有你们的父母出生入死,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同样的话,乳娘们70多年前就曾说过。她们大多目不识丁却重信重义,只怀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孩子的爹妈为打鬼子,连命都不要了,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人在孩子在”。这句承诺,是战争年代乳山人对党和军队最大的拥护。“忠心向党,大爱无疆”,这句镌刻在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基地墙面上的乳娘精神,仍时时映射出战争年代党政军民结成的生死与共的鱼水情。

一片流淌着红色热血的土地

乳娘哺育乳儿,只是硝烟岁月里乳山“人人支援前线”的一个剪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胶东50万青壮年参军、208万民工支前、7.6万余名战士为国捐躯;抗战期间,胶东八路军共作战3810次,毙伤日军9295人;从胶东根据地走出了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原27军、31军、32军、41军等四支集团军。

追溯历史,乳山的红色气质,来自胶东这片红色土地的滋养,更源于党和人民军队对群众生死与共、以命相救的大爱。

1942年11月,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当月23日傍晚,数千名群众和八路军数支小分队被围困于马石山区。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战士执行完任务路过,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先后四进三出日寇包围圈,舍身相救。数支八路军小分队自发带领群众突围,成功救出群众6000多人,400余名指战员却永远留在了马石山上。

人人支援前线,成了描述战争年代乳山的最好形容。据统计,1942年至1944年,乳山全县共为八路军提供军粮3812万斤,织军布1830万尺,做军鞋2万多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38年,“三军”修械所在乳山境内崖子镇崖子村成立,以解决战时装备之需。手榴弹、地雷等的生产,每月需上万斤甚至几万斤生铁。敌人封锁,生产原料紧缺,乳山群众搜集旧铁废铜,不少人把自家的铁锅、犁耙、供器,甚至首饰、小孩的“长命锁”都捐出来。

兵工厂时常转移,乳山群众严守秘密。民兵站岗放哨,主动腾出房屋给工厂做厂房、宿舍和食堂;兵工厂劳力不足,青壮年农民到工厂抡大锤,摇大轮,拉风箱;敌人“扫荡”时,群众与工人们一起藏机器设备,埋设地雷。

1931年境内第一名共产党员诞生、1933年境内北刘伶庄村成立中共胶东特委、1941年“赤色之地”牟海县划定……红色印记遍布乳山城乡。

一种渗透到城市血脉深处的基因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硝烟岁月的乳山人,热情高涨支持革命;和平年代的乳山人,义不容辞留存红色记忆。

青砖碧瓦,宅院相连。历经87年历史变迁的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旧址,在乳山市冯家镇北刘伶庄村再次被修缮保护。

一同被修复的还有革命人物宋绍九故居和两间用来布展红色革命的复旧房。“听说要修缮,有的村民自发将老房子里的杂物腾出,有的村民将家中珍藏的煤油灯、八仙桌等老物件捐赠出来,还有村民主动支援修缮工作。”冯家镇北刘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修国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