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分金的故事和分金亭

2020-07-15 19:59:55 作者: 管鲍分金的故

盱眙县管镇,原名管公店,为纪念春秋时期齐国上卿管仲而得名,后改名为管镇,位于县城西北部,相距18公里。镇中心大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

春秋初期,颖上人管仲和鲍叔牙合伙经商,他们走到现名管镇这地方的时候,恰巧在路边发现有一根闪闪发光的金条,管对鲍说:“你先看见的,应该是你的,你拾。”而鲍对管说:“本来就是你先看见的,应该是你的,你拾。”两人相互推辞,谁也不肯拾取,怎么办呢?只有坐等失主自己来找吧!结果他们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也不见有人来寻找金条,他俩只好叫仆人在原地看守,继续等失主来寻,自己到附近村庄找个地方住下。仆人见主人离去,心生歹意,想把金条拾起后逃走,谁知腰刚弯下,金条忽然不见了,却见一条红赤蛇迎面扑来,吓得他连呼救命。这时,正好有位老农肩扛锄头路过此处,见是一条红赤蛇,急忙挥动锄头奋力将“蛇”截成两段,仆人趁机溜走了。

第二天,管鲍二人来到原处,发现仆人跑了,金条被分成两段,十分惊讶和迷惑,路边一位农夫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对他们说:“这是上天恩赐的黄金给你们的,为什么不把它分了呢?”管鲍二人想,既然是上天所赐就分吧。分金时,鲍叔牙将长的一截递给管仲, 自己则留短的一截,而管仲坚决不要,并说:“鲍叔牙是知道我家贫穷啊!”可是,他们又想到,上天把黄金赐在此地,就应该由当地老百姓来受用,于是,他们分别把金条赠送给了附近的两个村的农民。为了纪念管鲍的高尚品德和深厚情谊,村民们就在他俩分金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管鲍分金亭,把接受金子的两个村庄也分别改名为“管公店”(后称管镇)和“鲍家集”(后称鲍集)。

管仲和鲍叔牙也认为管镇这块风水宝地与他们有缘,就决定在此开设店铺,由鲍叔牙出钱和管仲合伙经商做生意。到了年底分红时,鲍总是对管说:“你家贫困,就多得些,我家光景好,少得些。,’而管仲就是不肯多拿,彼此相互推让,两人都敬慕对方的人品,遂结为生死之交。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拟任鲍叔牙为上卿,而鲍叔牙却推管仲以代之,齐国因而富强,成为五霸之首。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建分金亭,历代多次重建。明代万历年间的“管鲍分金亭”于1959年被毁。

盱眙县在原址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

其亭顶铺小瓦,座北朝南,高约3.5米;边长约1.5米,东、西、南三面墙上镶有3块石碑,分别高1.5米、宽0.8米。南碑刻有“管鲍分金亭”5个大字,东碑刻有赞“管鲍分金”《满江红》词,西碑刻有修筑记文。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此题诗一首:“五略贯诸候,英名万古留。分金遗迹在,精神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