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为何轻视对手而被反杀?因为他打了太多的胜仗,自认天下无敌

2020-07-20 12:13:14 作者: 智瑶为何轻视

文|飞鱼说史

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句践禽,死于干隧。——(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

春秋,是战国的开始。

战国,是春秋的延续。

如果说华夏真正大一统之前有一段历史不能被忽视的话,那一定是春秋战国。

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开始,秦始皇攻灭六国,战国结束,而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是三家分晋。

晋国作为春秋诸侯国里的“上国”,其实力一直不容忽视,尤其是晋文公时代,晋国强极一时,但就是这样一个诸侯,最后还是难逃被分裂的命运。

何也?

这是因为晋国后期,权柄旁落,六位卿大夫牢牢把持了晋国的朝政,晋公室的权威几乎不复存在。

其实,六卿分晋和三家分晋截然不同,前者只是瓜分了晋公室的权力,而后者则彻底消灭了晋国,分晋虽是历史的必然,但最后却是韩赵魏三家分晋,这又是必然中的偶然,而导致这一偶然事件发生的是智氏的掌门人,智瑶。

六卿中范氏、中行氏被赶出晋国后,仅剩四卿,其中以智氏最为强大,而后智瑶执掌晋国权柄几十年,力压韩赵魏三家,但却最后却被这三家瓜分,这其实是由于智瑶的狂妄和咎由自取。

那么智瑶为何会轻视对手而被反杀呢?因为他打了太多的胜仗,自认天下无敌。

那么为何能把智瑶与夫差相提并论呢?因为此二人有太多相似之处,是极武而亡的典型,关于智瑶,我们还得从他打的三次仗说起。

智瑶攻齐国。

智瑶作为上卿执掌晋国后,由于实力强大,对外扩张那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智瑶看着东方的齐国极其不爽,决定拿齐国开刀。

春秋末期,两军交战还没有完全被诡诈之计充斥,虽然宋襄公的“义战”已沦为了天下诸侯的笑柄,但排兵布阵还是在智瑶和齐国上卿高无丕之间上演了。

两边构筑壁垒,只等决战,但就在决战那天,智瑶所乘战车的马匹受惊了,这是无法被控制的,于是驾车之人,急忙请示:报告将军,马惊了,我们该往哪里跑?智瑶略做沉思,说:只管往齐军壁垒里跑,结果智瑶的战车横冲直撞跑进了齐军的壁垒。

智瑶手下的兵,看着主将都身先士卒了,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是各个奋勇杀敌,此战齐军大败,智瑶还生擒了齐国的大夫颜庚,此战智瑶的表现让所有士兵刮目相看。

智瑶打卫国。

智瑶打败了齐国,又把目光转向了卫国,按理来说,强大的晋国打这种小诸侯,直接派兵强攻就是,但敌伤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智瑶是不会打的。

智瑶就命人给卫侯送去了四匹良马和一块宝玉,卫侯接到之后大为欣喜,并向臣下炫耀:来来来,你们都来看看,身为上国的晋国都给我们送礼了,这是多么一件荣幸的事啊,今个真高兴,大家都有赏。

就在卫侯得意之时,却有一个叫南文子的大臣面带忧愁,卫侯就不高兴了:咋的,南文子,你看我高兴,你不爽?南文子就立即说:上国给我们一个小国送礼,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卫侯一听似乎也对,于是命令士兵严阵以待。

看到卫国有所准备,智瑶立即取消了计划,不过他又心生一计,他假意赶走自己的儿子智颜让他去投奔卫国,结果计谋又被南文子识破了,看着自己的妙计不成,最后智瑶选择了强攻,大败卫国,虽然智瑶的计谋没有凑效,但他出人意料的智慧,却让人叹服。

智瑶灭夙繇。

打败了卫国之后,智瑶又盯上了一块肥肉,那就是中山国的属国夙繇,此地虽小,却极为富饶,它能在诸侯林立的春秋存在,只是因为通往夙繇的道路太崎岖了,战车根本就过不去。

虽然道路崎岖,但却难不倒聪明的智瑶,他让晋国的工匠制作一口大钟,然后命人给夙繇首领带去口信,说晋国要给他们送口钟,你是不是觉得智瑶脑袋秀逗了,想打别人,还给别人送那么贵重的礼物(春秋战国时期,制造钟的材料多为贵金属青铜,此乃硬通货)。

其实,这里面还是隐藏了智瑶的智慧,因为这口钟的直径很巧妙,正好是一辆战车的宽度,夙繇首领一听晋国要给送贵重的礼物,当然要积极准备接收,于是崎岖的道路就被夙繇首领自己给收拾平整了。

结果,或许你也想到了,送礼的战车后面跟随的是智瑶的大军,没有丝毫意外,智瑶轻轻松松就灭了夙繇,从而又为晋国拿下一块宝地,让人不佩服都不行,这或许就是后世为何没有人再送给别人“钟”的缘由了。

飞鱼说:

智瑶为何轻视对手而被反杀?只因他打了太多的胜仗,自认天下无敌,智瑶执掌晋国几十年,几乎把周围的诸侯打了一遍,并且少有败绩,这就是智瑶狂妄,轻视一切对手的资本。

当他把周边诸侯都教训了一遍之后,欺凌压榨韩赵魏三家自然也无可避免,因为智瑶想把晋国变为智家的晋国,但他却不懂得过度狂妄是要付出代价的,通常这个代价还会很惨重,智瑶就为此付出了生命。

为何能把智瑶与夫差相提并论?他俩有太多相似之处,是极武而亡的典型代表,遥想吴王夫差当年,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连越王勾践都被他打的没有脾气,从而出现了卧薪尝胆的故事,结果强大的夫差也被自己轻视的勾践给灭了,此二人的经历如出一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