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被低估谋士是谁?实力不亚贾诩,早已料到孙权刘备火拼结局

2020-07-21 16:38:38 作者: 三国最被低估

孙吴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刘备为此出兵东征,蜀汉和孙吴刀兵相见。战事一起,蜀汉合孙吴联合对抗曹魏的局面开始出现松动。而就在蜀、吴鏖战的时刻,曹魏方面似乎只是在全程看热闹,没有趁势进取的行动。直至夷陵之战尾声,孙权对曹魏的暧昧态度发生转变并拒绝质子,曹丕才举兵伐吴,可惜已经错过了战机,最终战败而归。

纵观夷陵之战始末,曹魏方面的绝大多数人对蜀、吴两方形势,尤其是对孙吴方面形势缺乏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唯独一人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此人就是刘晔。

史载,早在刘备东征前,曹丕就曾询问文武刘备是否会出兵为关羽报仇,众人都以为蜀国国力弱小,名将只有关羽,如今关羽军败身亡,蜀汉上下忧惧,没有机会再出兵。而刘晔却认为蜀汉虽然弱小,但刘备的方略是想要通过使用武力来使自己强大,一定会出动大军来显示自己军力有余,且刘备和关羽名义上是为君臣,恩情却如同父子,刘备也一定会因为与关羽之间的情谊为他出兵报仇。(《三国志 刘晔传》:“(文帝)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

后来,刘备果然如刘晔所料出兵攻打孙吴。不过,历史上刘晔的这段见解并未被小说《三国演义》收录。

刘备出兵东征后,孙权迫于压力,向曹丕称藩,群臣对此都表示祝贺,只有刘晔指出孙权称藩是权益之计,刘晔同时还建议曹丕要抓住孙吴内外交困的这一时机一举灭亡孙吴。《三国志刘晔传》对此的记载较为笼统,《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中刘晔谏阻曹丕的相关情节基本参照了《三国志刘晔传》的记载。此外,《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还参照了裴松之注引《傅子》的内容。与刘晔本传相比,裴松之引注的内容更加详细,其中,刘晔指出了孙权称藩的三大原因:迫于蜀汉大军压境;担心曹魏趁势袭击;忧患孙吴内部不稳;又指出孙权称藩的两个目的:阻却曹魏趁势袭击;借助曹魏之力震慑蜀汉。这里,刘晔非常清楚孙吴的窘迫,胡三省曾在此注曰:“晔之言,曲尽(孙)权之情伪。”此外,刘晔也深知魏、蜀、吴三家此时的力量对比,认为蜀、吴两国交兵,两弱对抗一强的均势就此打破,此时只要借机消灭孙吴,则剩下的蜀汉是无法与曹魏抗衡的。正因如此,刘晔才会向曹丕进言,借蜀汉伐吴、孙吴首尾不能相顾之际出兵攻伐孙吴。可以说,刘晔的这一建议当时可谓毒辣,胡三省曾言:“若魏用刘晔之言,吴其殆矣。”可是,曹丕最终并没有采纳刘晔的意见。

孙权称藩,曹丕不由有些飘飘然,不仅一口应允,还准备封孙权为吴王。此时刘晔又出来谏阻,裴松之注引《傅子》记载,刘晔指出孙氏官轻势卑,在江东并不得士民之心,统治基础不稳固,此时册封孙权,是帮助孙氏提升名望,反倒巩固了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小说也收录了裴松之引注的这段刘晔谏阻册封孙权的记载。如果说谏阻接纳孙权称藩体现了刘晔对魏、蜀、吴三家形势了然于胸,那么谏阻加封孙权为吴王则表现了刘晔对孙吴内部矛盾的认识十分深刻。史载,孙权接手时孙吴政权所面临的困局是“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山越等少数民族不服从统治,与江东本土士族关系紧张,北方流寓人士持观望态度,这些都是孙吴政权颇为棘手的问题。所以,孙权虽然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此后又击退了曹魏的进攻,却仍然需要徘徊数年才敢同曹丕、刘备一样登上皇帝宝座。刘晔正是清楚地认识到孙吴的统治者缺乏足够的威望,江东本土人士对孙氏的统治亦不甚认同,所以才极力谏阻曹丕不要给孙权妄加封号。

此后的事实证明,刘晔对孙吴的判断基本正确,史载,孙权在击退蜀汉军队后,对曹魏的态度开始转变,并拒绝向曹魏质子。直至此时,曹丕才发觉被孙吴欺骗,于是欲出兵讨伐孙吴,但是刘晔却认为时机已过,孙吴刚刚击败蜀汉,上下一心,士气正盛,加之又有长江天险为地利,势必难以迅速取胜。但曹丕依旧没有听取刘晔的意见,强行出兵,结果兵败而返(《三国志 刘晔传》:“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小说在这一段情节中也参照了《三国志刘晔传》的记载,同时还将贾诩也纳入到了谏阻伐吴的队伍中来。只不过,历史上贾诩虽然也有说过类似的话,但并没有明确说这段话的具体时间。根据《资治通鉴》的时间记载,贾诩谏阻伐吴是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派出的三路伐吴军马退兵后回想起来的。在笔者看来,根据贾诩这番话强调蜀、吴不可速取,宜先勤修内政的内容,很有可能是曹魏代汉伊始,曹丕向其咨询的针对吴、蜀的方略。小说将其移植到夷陵战后曹丕欲伐孙吴时,可能是为了补强刘晔的意见。

刘晔这个人在小说中的戏份不算少,相较于历史中记载的存在非议,其在小说中的整体形象还是趋于正面的。小说并未因刘晔是曹魏手下的谋士就对其加以贬损,相反地,还增加了他的戏份,如:刘晔在官渡之战中献策制造发石车对抗袁军的乱箭、指挥军士绕营掘堑阻止袁军挖掘地道偷袭,这些谋略历史上并非是刘晔的,而是小说有意安插在刘晔身上的。但刘晔在夷陵之战前后的表现均是于史有载的,这段期间刘晔对蜀、吴两国形势的认识,尤其是孙吴内外形势的剖析可谓洞若观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