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繇、二王的楷书看楷书的成熟

2020-07-16 10:05:27 作者: 从钟繇、二王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汉桓帝元嘉元(151)年出生,曹魏时魏明帝太和四年(230 年)去世,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书法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工书法,精通隶书和楷书,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他是我国的楷书鼻祖,也是吧隶书转变为楷书的第一人。

南朝刘宋之人羊欣《采古未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铭石之书",也就是写在碑版上面的书体,据考证,在汉代和魏朝之际,刻写在碑额上面的文字一般都是隶书。只是在东汉后期隶书出现了钩,字的形体较长,显得方板一点,代表作如《熹平石经》。"章程书"就是正书,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楷书。"章程两字的合音,是正字(平声),后世把章程书读快了,就变成正书,又变成真书。"(唐兰《中国文字学》)"行狎书",羊欣说是"相闻者也",应该就是那个时候书信往来的一般书体,也就是当时的行书,因为他在书写的时候没法像隶书一样那么规整,也不可能是草书那样的放任自然,所以应该是介于正体和草书之间的一般随手书体,有着快捷和实用的双重价值。

钟繇的书法,据说在曹魏之后非常流行,在东晋时期,一些书法家已经把钟繇的墨迹当做稀世之宝了。现在流传下来的钟繇书迹,都是刻本,墨迹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传世著名的作品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都是小楷。

以钟繇的《贺捷表》为例,在上文讲到,《贺捷表》和长沙《东牌楼》出土的汉简非常相似,也和古楼兰一世出土的晋文书残纸上的正书字迹极其相似。特别是"宜"字,第一笔写成了短小的"撇",和《东牌楼》的"宜"如出一辙。

钟繇的《贺捷表》,纵向笔画写的非常短促,横画比较长,通篇看来整齐,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基本上差不多,行距比字距大了很多,用笔力度很大,古拙而有意趣,不呆板,唐代张怀瓘《书断》说:"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这些在《贺捷表》上都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钟繇的《贺捷表》中,横画、撇画和捺画写得很是舒展,在文书残纸上也有类似的写法,这说明钟繇的楷书还处在初始阶段,仍然保留着一些隶书写法。

钟繇的书法成就在书法史上功不可没,虽然他没有王羲之、王献之那样的显赫地位,但是它却是对书法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的人物。"钟繇的书法成就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正书的形成有开创之功,为正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奠定了基础;二是为行书立法,使这一流便的书体得以迅速地普及。"

晋代继承了汉魏的书法,到了晋代,书法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名家辈出,书法出现了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高峰,三国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半隶半楷的局面。就目前所见到的晋代楷书墨迹,基本上已不存在,经过王羲之的改革楷书逐渐的流行起来。

据传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而卫夫人是得到了钟繇的笔法,所以也可以说王羲之也间接地得到钟繇的笔法,并且,王羲之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改变了钟繇的笔法,将钟繇质朴古肥的楷书变得妍美流便,迅速在社会上流行。王羲之的楷书代表作品有小楷《乐毅论》、《黄庭经》、《东方塑画赞》等。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小字如大字,必也《黄庭》,旷荡处直任万马奔腾而藩篱顽固,有率然之势。"王羲之的小楷,笔法带有篆书的意味但是不显露出来,含蓄的笔锋比较多。笔画变化多端,用笔藏锋露锋都能看出来,字形大小不一,有着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被后世认为是楷书的典范。

对于王羲之的楷书历代评价比较高,《唐人书评》说道:"王羲之书壮如拔剑……作一横画如千里陈云,捺以偃波若风霜累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卧虎风阁,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可见,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是属于雄强一路,他敢于创造新体。在这个时期与王羲之楷书彼此辉映的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

据传王献之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建议其父从民间的草稿和行书中吸取养料和突破,来一次新的变法改体,并被其父采纳,最后变成了姿态柔美的今体。王献之的楷书成就很高,传为王献之的《洛神赋》,总的看来是小楷,但是却在小字之中见到大的气势,清代冯武引《书法离钩》称赞其楷书:"字画神逸,墨彩飞动,为天下书法冠"。在我国书法史上可以说魏晋的小楷王献之《洛神赋》已经到了造极的顶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