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逃往热河病死,恭亲王总掌北京大权,此时为何不趁机夺权?

2020-08-02 15:34:39 作者: 咸丰逃往热河

奕詝和奕訢是道光帝最为看重的两个皇子,两人围绕皇位展开了数轮较量,奕訢数次都占据了上风,可以说就能力而言奕詝不如奕訢。

但是道光帝是一个守成之君,在最后一次对两人的考察中,他看中了奕詝的“仁孝”,所以临死前他将皇位传给了奕詝,而封奕訢为恭亲王。

道光帝这一权力分配,奕訢虽然表面上不敢公开反对,但是内心深处憋着一肚子气。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咸丰帝奕詝仓皇逃跑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而恭亲王奕訢则留守北京担任“救火队长”,负责和洋人周旋谈判。

一年后咸丰帝在承德病死,而恭亲王奕訢镇守北京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谈判事宜,在谈判中他的能力深得洋人赏识,此时的他可谓大权在握,而同治帝又只是一个小孩子,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为何不趁机夺取最高权力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忠君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名正言顺”。从道光帝临死前任命他为恭亲王之时,他的命运就注定是“臣”。他能力再强,也只能是咸丰帝手下当差的命。此时他虽然在北京总览大权,但是咸丰帝安插在他周围的眼线却时刻盯着他 ,,深受“三纲五常”儒家忠君思想影响的恭亲王奕訢,他自然明白,如果他僭越夺权,此时就会成为“大清的逆臣”。

大家都知道清朝初期顺治帝即为时也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多尔衮手握兵权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朝中威望极高,但是即使是这样,摄政王多尔衮也摄于祖宗家法和忠君的思想不敢动夺权称帝。此时奕訢只是一个议政王而非摄政王,他只有议政的权力,却没有决定权。如果他敢做出夺权的行为,届时清朝的满清贵族就会拿出祖宗家法来向恭亲王问罪,到那个时候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咸丰帝的防备。

咸丰帝当时虽然不在北京,但是临死前已经做了三项人事安排。

第一、立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授予载淳“同 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慈禧掌管),意思就是说他死后,载淳就是未来的皇帝。第二、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 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这8人就是未来皇帝的“智囊团”,时刻帮 助载淳掌控局势。第三、拔高皇后的地位,将“御赏”印章赐予皇后钮祜禄氏,所有的诏书必须加盖授“同道堂 ”和“御赏”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一人事安排,把恭亲王牢牢的挤出了权力之外。

第三、没有兵权

咸丰帝时期,洪秀全领导的天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清朝。当时清朝的八旗军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僧格林泌的蒙古铁骑,而僧格林泌则是咸丰帝的心腹,咸丰帝死后这支清朝嫡系部队也誓死效忠先帝后主。与此同时在镇压天平天国中迅速崛起的地方团练也不站在恭亲王一方,湘军首领曾国藩、左宗棠和淮军首领李鸿章都是咸丰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自然会拥护咸丰帝的儿子。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兵权的奕訢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总之恭亲王奕訢虽然有治国之才,但是以上三方面原因是他无法逾越的鸿沟,再加上时局混乱,列强入侵,清朝江山风雨飘摇,此时的他不敢也无心去争夺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