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了保护位于洪泽湖畔的明朝列祖列宗的祖陵,治理淮患的策略是优先考虑祖陵,其次考虑漕运,最后考虑民生。这样治理水患的策略,又改变了附近的河道,水流极为混乱。
明初成为,这些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到了明朝中晚期,大自然开始报复,旱涝灾害越来越多。仅在1589-1621这三十多年里,凤阳地区就发生六次较大的水旱灾害,普通灾害则是“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
到了明末,灾害更为严重,凤阳成了著名的灾区,“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仿佛时光倒转,又回到了元末。
朱元璋迁来大量移民,却无法保证这些人始终定居,随着灾荒加剧,移民的后代开始不断逃亡,凤阳人口又开始流出,动辄以万计算。以凤阳一县来说,万历六年,凤阳仅存13894人。
即使人口减少了,剩下的许多人也难以为继,一遇灾年,往往拖家携口外出乞讨,还意外带火了“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表演艺术。
时人有诗形容: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 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
凤阳的农业经济崩溃了,在朱元璋政策扶持下,凤阳府耕地曾达到40万顷的高峰,不到150年的1502,耕地又回落到61200多顷。耕地荒芜,又无法退还成原先环境—— “凤、淮土广人稀,加以水灾,民半逃亡,二千里皆成草莽”。
随着时间推移,曾为著名水稻产区的淮北土质越来越差,已不适合种植水稻,到了清朝,地方志中记录为“不宜稻产”,小麦取代水稻成为主要作物。
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持续影响到近代,是影响到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朱元璋当初是一片好心,却没料到会为家乡带来生态灾难,造成如此后果,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