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招安制度,看宋江为什么会被朝廷招安

2020-08-30 21:34:39 作者: 从宋朝历史上

导读: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个王朝,为什么这么说呢?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顶峰,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宋朝在军事上却难脱“弱宋”的帽子,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屡输得一塌糊涂。

而要说这是宋朝“守内虚外”的国策所导致,其内战也往往实力不济,面对国内农民起义,往往要祭出招安这一招,让绿林好汉们俯首称臣。

为什么宋朝那么喜欢招安呢?仅仅因为军事实力吗?

下面,我们结合宋江起义,谈谈宋朝的招安制度,以及宋江走向招安的必然性。

一、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在历史上,从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到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各色起义屡见不鲜。但它们往往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下一个朝代一般会吸取前一代的经验教训,防止类似教训再次发生。

然而,在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的北宋,从始至终,一直各种起义不断。根据《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的数据: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中,两宋300多年,一共发生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国祚167年的北宋占了230次之多。

而相比之下,经历了289年历史的唐朝,一共才发生了186次农民起义(数字出自《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但不同的是,尽管宋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但规模一般都不大,基本都是局部性质的。其中,最大的要数宋初的李顺起义和末年的方腊起义,而宋江起义的影响力也可名列前茅。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规模并非如《水浒传》中所渲染的,好汉一百零八条,喽啰数万之众,相反,他们是一支非常精干的队伍。

《宋史·侯蒙传》中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在《宋史纪事本末》中说:“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北宋末年的名臣李若水在一首名为《捕盗偶成》的诗中说:“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以上证据都表明,宋江人手其实并不多,但他们骁勇善战,且深有谋略,因此能躲过数万官军的捉捕。

于是,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徽宗接受了臣子侯蒙的建议,“招抚在山东盗宋江”,同时任命侯蒙为东平知府,具体负责招安事宜,然而侯蒙还未到任就病故了。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江南下,乘船进抵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而海州知州张叔夜没有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就将宋江拿下了。《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

“(宋江)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张叔夜)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张叔夜)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宋)江乃降。”

张叔夜招募了千余人,偷偷的打了一个“火攻” “伏击战”,一波操作就逼迫宋江投降了。

至于后来宋江有没有去征讨方腊,目前史学界有争议,但从宋朝的招安惯例来看,宋江参与了平方腊战役的可能性非常大。

下面,我们将从宋朝的招安制度,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

二、宋朝为什么喜欢招安?

宋朝对待起义的态度,始终是以招安为主。之所以不选择强攻,因为皇帝有如下苦衷。

1、宋朝的地方兵力十分虚弱

北宋立国之初,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尾大不掉的教训,采取了“强干弱枝”之策:朝廷的边军和守备国都的禁军兵力强大,但地方州郡的兵力却十分虚弱。

《宋史》里有一段记载,说是在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黄州知州向朝廷上奏当时地方守备如何松懈:

“今江、淮诸州,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兵仗不完,二也;军不服习,三也。”

此时距离北宋开国刚刚过去了40年,地方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但这并未引起朝廷的警觉,地方上优秀的士兵,还是被源源不断调往边境,防备辽和西夏。

到了北宋末年,也才会出现数万官军奈何不了宋江的局面。

2、文臣不想大动干戈

宋朝“重文轻武”,文臣获得了充足的话语权,皇帝也信誓旦旦: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宋朝许多宰执大臣都出自贫民阶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吕蒙正和范仲淹。

吕蒙正年幼时母子被逐出家门,贫困不堪,他自述是“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寒窑赋》),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后来成为状元宰相。

范仲淹自幼一贫如洗,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但这也没耽误他日后成为一代贤相。

这些寒门子弟能通过科举走上高位以后,更加能懂得民间疾苦。因此,对于这些为了生存而不惜铤而走险者,更多了恻隐之心。

另外还有一点,从文臣的角度来讲,他们是不希望打仗的。一是文臣们不希望武将通过干这些相对“简单”的活而得到提拔;二是如果皇帝让文臣们去领兵,而他们可能会把局面搞得更糟,参见《水浒传》中高俅的屡次败北。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