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崩溃的原因新探,撇开纷乱表象,士族与寒族矛盾才是变乱主因

2020-08-31 10:22:00 作者: 西晋崩溃的原

四、寒门对士族的仇恨

毋庸讳言,五胡乱华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执政的皇后贾南风因诛杀太子司马遹,被赵王司马伦抓住把柄而推翻,各路野心家纷纷登场,八王之乱摧毁了晋帝国的中央秩序,遂有五胡乱华的局面。

然而即便胡人大量内迁,在当时的中国北方汉人数量仍然是远高于胡族的。八王之乱结束时,最后胜利者司马越麾下也有数量可观的军队,为何战乱后的西晋不能如汉末混战后的三国一样击败肆虐的胡人,这明显涉及到内部的因素。

胡族军队中大部分的人员仍是汉人,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极为感慨的事实。匈奴王刘渊麾下,还有王弥这样独立性极强的汉族军头,其凶狠作恶,并不在胡族之下。

但我们当然不能将这种矛盾视作阶级矛盾,实际上出身最底层的泥腿子如乞活军众将往往是愤于胡族的残虐,站在扶保晋室的立场。而与胡族合作的寒门们实际上也是地方的强宗大族,掌握着人口资源,他们与顶层士族的矛盾,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曹操奉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曹魏政权重用的人才既有士族,也有大量寒族。优待士族的基调实际上在曹操时代已经形成,曹丕推出九品官人法予以确定。所以曹魏时代剥削阶层极为庞大,百姓压迫很重。

西晋王朝代表了士族的利益,打压寒族,寒族只有如张华、王濬、马隆、孟观、石苞等人这样确有突出才能,才能得到重用。这缩小了剥削阶层的规模,有利于底层人民,但遭到扎根于基层的广大庶族地主的愤恨。

又因为九品中正制度进一步固化,刘琨、祖逖这样的次等士族早年也不安分,希望发生一定程度的内战来改变命运,当然他们所希望的绝非五胡乱华这样惨烈的局面。

而寒族地主则没有任何顾忌,纷纷利用自己所掌控的地方人口物资与胡族政权建立合作,并通过联姻等方式巩固关系。

曹魏后期大将——汝南太守王颀的孙子王弥起初参与刘伯根流民起义,继而效命于匈奴人刘渊,在攻陷洛阳时出力极多。后来更是与羯人石勒联手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苦县大屠杀,王弥之弟王璋率领庶族地主的反动军队和羯人一同将俘获的西晋官僚士族们活活烧死后,做成人肉料理享用。

而羯赵石勒娶程遐之妹为妃,可视作庶族地主与胡族联姻之一例。

显然,由于庶族地主扎根于基层,以其庞大的底层影响力,裹挟大量人口与胡族势力形成合作,攻击晋朝士族政权,就导致了五胡乱华急速扩散,中原陆沉的结果。

小结

但我们也不能说庶族地主们的所作所为是进步的。实际上,他们推翻旧士族只是希望自己成为新的士族,制定新的士族等次体系,如后赵政权同样进行“清定九品”,只是由于覆灭太快,所定的九品体系未得承认。

人才选拔公平性的问题,直到隋文帝推出科举制,才逐步解决,而隋唐时期的体制仍然是士族政治为主。显然在印刷术发展到一定高度使得知识足够普及之前,士族政治是具备其优越性的,当时士族当轴执政的局面也是整个两晋南北朝的大势。但西晋王朝没有在任用士族的同时照顾到庶族地主的利益,所以在国家陷入内战,五胡云扰的局面下,庶族地主完成了与胡族势力的结合,最终导致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衣冠南渡,北方进入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