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汉书·艺文志》
今古文对比
3、对待孔子的态度不同。
两者除了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外,在对待孔子的态度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孔子的评价:
今文经学家认为孔子是素王,六经都是孔子创作出来的。而且孔子是现行的很多制度的创立者。孔子并不是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而是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因此今文经学家是把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身份来加以评价的。
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汉书·艺文志》
古文经学家认为孔子是先师,孔子的一套理论体系是从周公那里传承而来的,他的主要特点就是传而不述。因此古文经学家是把孔子作为儒家文化传承者的身份来加以评价的。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书·艺文志》
孔子画像插图
三、今文经和古文经的斗争过程――持续数千年的拉锯战。
如果把今文经和古文经的斗争放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角度来考量,你就会发现这场斗争是意义深远的,而且对我们整个文明的走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场斗争从秦朝灭亡开始,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持续了近两三千年的时间。直到今天我们很多的思想观念依然受到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影响。在这数千年的斗争过程中,今文经和古文经互有胜负,用句俗话来说就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两者是轮流的坐庄。但是,两者中的一方谁都没有办法彻底消灭另一方。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两者的斗争是十分复杂的。由于篇幅有限,如果要详细的把它叙述一遍那是不太可能的。在下文当中我就挑选几个在历史上斗争比较激烈的时期展开论述:
1、两汉时期——今古文之争的巅峰期。
两汉时期是今古文经之争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这场斗争从西汉初年在孔子旧宅和河间王处发现古文经为起点,到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马融、郑玄结合今文经和古文经遍注群经实现两者初步融合为终点。整整贯穿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今文经和古文经既有斗争又有融合,最终实现了同一发展。以下是两者斗争的主要几个阶段:
①阶段一:(西汉初年)今文经占有优势。
西汉初年,因为今文经出现较早。而且董仲舒等人也以善治今文经《公羊春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董仲舒的建议之下,汉武帝确立了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政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但是,这里汉武帝强调的“儒术”是今文经而不是古文经。在董仲舒的建议之下很多今文经学作品陆续被立为学官。
“董子传《公羊》,《春秋繁露》所载,皆言经义,且皆与《公羊传》合。是董子之于经学,尤为专门名家。”。——《经学家法讲义》
但是在这一时期,古文经发展的并不是那么好。 因为古文经出现的比较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十分的有限。而且相比于今文经来说古文经比较保守,它的很多价值理念并不适合汉武帝来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在汉朝初年,古文经只在民间小范围的流传,放在整个国家的水平来说影响力还是十分有限的。
董仲舒画像插图
②阶段二:(西汉末年) 古文经开始崛起。
在经历过西汉初年和西汉中期的民间发展之后,古文经在西汉末年逐渐成熟,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和当时的统治思想也越来越契合。汉成帝时命人搜寻天下遗书,刘向、刘歆父子先后负责把搜集到的大量图书加工整理的工作。在他们搜集图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春秋左氏传》《毛诗》和《逸礼》等古文经书。与此同时,古文经也开始在大范围内流传。
“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六年,康有为读其遗言,渊渊然思,凄凄然悲,曰:“嗟夫!使我不得见太平之泽,被大同之乐者,何哉?使我中国……不得见太平之治,被大同之乐者,何哉?”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②以章太炎为首的古文经学派——主张发扬国粹,保留传统。
与康有为为首的今文经学派相对应的是章太炎为首的古文经学派。章太炎虽然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革命元勋,但是他的思想并不像他的行动那么激进。章太炎在文化思想上还是比较保守的。他反对康有为所提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认为在近代化变革当中应该保留我们的国粹,发扬我们的传统。因此他反对全盘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尤其反对康有为改革政治体制的行为。
梁子所悲痛者,革命耳;所悲痛于革命,而思以宪法易之者,为其圣明之主耳。——《正仇满论》
在章太炎的这种呼吁之下。晚清社会形成了一股提倡国粹的潮流。他们主张应该将西方优秀的政治制度和我们东方传统的文化相结合,以此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这种潮流一直持续到新文化运动后期。实质上这也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今古文之争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