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雍正后,为何不投奔年羹尧,而投了李卫?

2020-09-26 10:23:10 作者: 雍正王朝:邬

邬思道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是一个顶级的谋士。雍正的夺嫡之路上,没有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他就在雍正登基之后,向雍正递交了辞呈,想要过“半隐”的生活,很多人都感觉特别不可思议,作为雍正登基的首要功臣,在即将就准备享受的时候,却突然退却,相信雍正也是特别的不可思议。在雍正登基后,他连夜回到府上,与邬思道彻夜长谈,邬思道就是在此时提出半隐的。

其实半隐与退隐的区别就在于,半隐的意思是找一个雍正信任的人看管着自己,让自己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了。退隐的意思是直接消失出了雍正的视野,相信当时直接谈退隐的话雍正也是不会同意的,那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邬思道在退隐的时候为什么选李卫,不选年羹尧。

邬思道半隐去处抉择

当时雍正刚刚继位,九龙夺嫡之后的雍正心思特别重,也能够看出他在继位之后,就开始已经对功勋之臣动手的迹象了。纵观古代各朝各代的皇帝,在登基后都会对曾经自己身边的心腹动手,有些人令其领一笔钱回乡,有些直接就会杀死。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赵匡胤与朱元璋。

邬思道知道雍正的事情太多了,作为雍正曾经的幕僚,曾经的心腹。熟读史书的邬思道不可能不知道兔死狗烹的这个道理。因此邬思道一定要在雍正做出行动之前,自己主动请辞,这才能让自己全身而退。这也为之后邬思道完全退隐埋下了伏笔,在选人上,邬思道可谓是费劲了心思。

李卫与年羹尧也都是雍正的心腹之人,李卫虽然斗字不识一升,可是他对雍正是绝对忠心的。况且手中又没有兵权,邬思道即使才谋双绝还有反心,李卫也是不可能与他一起谋反的,李卫很可能会当场杀了邬思道。反观年羹尧,年羹尧本就是一骁勇的战将,此人武艺超群,领兵能力还很强。

年羹尧配上邬思道,若要谋反雍正真的很难找出能征善战的骁将,打败此二人的组合。何去何从,邬思道早已规划好了。李卫缺一个有大才之人,教他如何官运亨通,邬思道也是一个很好的人选。这可能也正是雍正皇帝心中所想,培养李卫,也是雍正想要的。李卫这个人脑瓜子非常的聪明,可能才华这方便是他的败笔之处,正缺一个辅佐的人。

李卫在一些有大才的人面前,也是非常低调的,他会认真的向邬思道学习。可是换做年羹尧可能就不会这样了,当时年羹尧手握重兵,他的妹子华妃也在后宫之中伺候雍正。他追随雍正的时间很长,可是这个人的脾气一直不好,之前就由于一些事情,得罪了雍正。二人的关系也只是维持在表面之上。

雍正在登基之后,并不完全信任年羹尧。年羹尧手下有幕僚,若是再送去一个邬思道的话,可能这大清的江山,就不可能稳固了,这就是雍正的心思。或者说,邬思道此时的作用还很大,他可是治国之能臣,雍正之后若有一些不解的问题,问他还是可以的。若送去年羹尧那里,让年羹尧直接杀了怎么办?

年羹尧是一个粗人没错,可是他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令人捉摸不透的。若是哪根筋没搭对,一下子把邬思道杀了。这样的结果是雍正与邬思道都不想看到的,本来邬思道半隐就是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得人身安全。从这样看来,当时邬思道只能提出去李卫那里,雍正皇帝也是考虑了很多才同意的。

邬思道找准机会,及时退隐

在半隐期间,李卫在邬思道的教导之下,的确是官运亨通。没有多长时间,就从陕西布政使升为江苏巡抚。在此期间邬思道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邬思道的能力众人有目共睹,当时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也是雍正手下宠幸的大臣。当时正好由于山西藩库大案的原因,邬思道成功的进入了田文镜的府邸担任幕僚。

当时田文镜只是把邬思道当成一个普通的幕僚,准备一年给他400两的俸禄。可是邬思道却提出一定要8000两才肯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力。田文镜当然不愿意,邬思道也知道田文镜肯定不会同意,因此他是故意以此来激田文镜。田文镜当时摆出一副:您这尊大佛,我们这儿供不起,你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态度。

当时邬思道其实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当时雍正皇帝要去田文镜那里见邬思道一面。可是邬思道何人?怎能不知雍正的心思呢?其实没有人愿意放走一个顶级的谋士,即使自己已经成为皇帝,可是邬思道在辅佐李卫的时候,也足以体现出自己对大清王朝的忠心,因此邬思道在雍正来之前就离开田文镜的府邸,实现了自己退隐的愿望。

总结:

邬思道在离开田文镜府后,选择了完全退隐,雍正皇帝也没有派人去寻找他。其实当时他就有些厌烦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了,邬思道不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不然当年他就不会离开雍正。可是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荣华富贵与平平淡淡之间,邬思道果断的选择了后者。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