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绯闻无八卦,誓为亡妻不婚娶的吴昌硕:风流,绝非艺术家的标配

2020-09-28 19:31:18 作者: 无绯闻无八卦

再次痛失爱妻,吴昌硕大病一场,一连在炕上躺了多日。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看着满天的星斗,好不容易睡着了,一睡着便入梦,梦见施酒,于是起身、作诗《夜坐有感》:“ 前匹死难白骨无,老妻又丧天难呼。片心宛转病不死,泪作铅注愁目枯。死者长已生声吞,昨宵入梦归来魂。梦醒一灯雌不温,顾影徒诧哀翁存”。

其子吴东迈见父亲悲伤过度,竟然用最传统的方式割股疗亲以尽孝道。一年后,他遵从父嘱,将母亲葬于安吉老家附近的凤麟山麓。后来父亲作古,吴东迈将父母同穴安葬。

吴昌硕是用情极专之人,一生没有风流韵事儿,也没有八卦绯闻。吴老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的艺术成就,直至当今,近百年之内少有人比肩。现代社会很多人崇尚西方轻视传统文化,吴老言传身教,告诉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他后半生,几乎每天,都要习写石鼓文,老实走追古、尚古、入古、脱古的“笨拙”路径。

在吴昌硕的笔韵墨痕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共识和心性的表达。二者兼融,非常自然,传达了文人阶层的认知高度,承载着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的精神寄托。

吴昌硕作品

在民国期间,书画金石大师,无一例外地出自文人范畴,如沈曾植、康南海、黄宾虹、弘一等,正如吴老弟子陈师曾所言:“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吴老酷爱画梅花,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笔墨酣畅。画竹,则以淡墨轻抹,疏密相间,富于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

吴昌硕的梅花

吴老晚年好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水加的多,并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现代气息浓郁。他还经常画荷花、水仙和松柏。果蔬中的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同样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

吴昌硕的牡丹

提吴昌硕,不能不重点提到篆刻。他在继承前人冲刀法和切刀法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交融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看他的印谱,会发现他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汇成一炉,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极其精准,功力之深厚,艺术造诣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看一眼便让人血脉贲张的篆刻

吴昌硕在日本,被称之为印圣,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

齐白石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回。”齐白石非常崇拜吴昌硕。

书法大家于右任评价吴昌硕: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

1927年11月末,吴昌硕突发中风症,经中西医会诊无效,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