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其实有三座“大同城”,二座在内蒙古

2020-10-11 23:40:27 作者: 历史上,其实

大同古城

上述三条记载,无论从南至北或由东到西,均可把“大同川”的方位定在内蒙。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是唐代建筑的,以唐史记唐事,恐怕不会有误吧。

为了弄清唐代的“今大同城”和唐代的“古大同城”、“古云中城”的位置,请看《新唐书·地理志下》记载通往塞外少数民族所居之地的一条交通路线:“……夏州北度乌水,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又经大非苦盐池,六十六里至贺兰驿。……又涉屯根水,五十里至安乐戍,戍在河西,其东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故永济栅也。……又东南经鸟咄谷,二百七十里至古云中城,又西五十五里有绥远城(今内蒙呼市,过去称绥远、归化),皆灵、夏以北番落(古代汉族统治者称少数民族为番)所居。”这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史料。

从这笔史料中我们可以看清,无论唐代的“今大同城”或唐以前的“古大同城”、“古云中城”,均在内蒙境内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从这笔史料中,我们也清楚了“大同城”在历史上有三座:二座在内蒙,一座即今山西大同市。

最后,再总结一笔:北周以前的“云中”在今内蒙;辽代以前的“大同”也在今内蒙,不可与北周、辽代以后之“云中”、“大同”混为一谈。《辽史·地理志》、《明一统志》、《山西通志》既把战国、两汉在今内蒙之“云中”搬到今山西大同地区,那很自然地跟着把唐代的“大同川”也误认为系今山西之大同地区。这就为大同的历史沿革造成数百年之混乱。聊为辨析,以资纠正。管窥之见,末必妥当,愿与有识之士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