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也有培训班?解密古代的“中公”、“华图”

2020-10-14 14:28:07 作者: 科举也有培训

《儒林外史》里就辛辣的指出了卖科举材料的所谓“大师”的嘴脸,儒林外史中八股文选家一共有六七位非常有名的,马纯上先生虽然迂腐但也算是公认的江南大儒(马先生是读书读的脑子僵掉了,但学问和人品都没的说),他精编的《历科程墨持运》可是畅销大江南北的优秀选本,而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同行的嫉妒和怨恨(毕竟马先生的选本买的好直接影响到了自家印刷选本的销量),于是同为选家的卫体善和隋岑庵就恶意攻击马纯上,说他把科举材料给搞坏了,言下之意就是我编的才是最好的,你们快来购买呀!但实际上这两人压根就没有什么才学,不过是在文艺界装装逼混口饭吃而已,可想而知他们选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咋地!

这两人虽然能力不行但起码肚子里还有二两墨水,另一个选家匡超人可就完全是个混子,匡超人因为和知县搭上了关系,并且认识马纯上先生所以也成为了八股文的选家,并且吹嘘说自己印刷了95本关于八股文的选本,人人抢着购买,而且那些读书人还感激自己,在书案上还给自己立了个牌位“先儒匡超人之神位”,实际上读书浅薄不学无术的匡超人哪里知道这先儒是死人的意思!他还洋洋得意的拿出来显摆!考生们用了这些无良卖家印刷的科考材料考出来如何呢?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而科举末期也严重的僵化了国人的思想,读书人不再钻研学问而是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把八股文写好,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结束后日本人高杉晋作曾经访问上海,结果看到上海的书店几乎卖的全部都是些科举辅导的教材,而关于其他国家、世界大势、军事农林等书籍一概全无,他不禁感慨中国人已经沦落如此!中国并不缺少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所编著的《海国图志》就流传到了日本,高杉晋作曾经阅读并感慨万分,但在书店里却一本也看不到,可见这个时候的科举制度早已经腐朽不堪,而通过这样的科举机构培训出来的所谓“人才”又哪里能够救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