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明智的举动,为大明招揽无数人才,让元末百姓看到了希望

2020-10-15 13:24:53 作者: 朱元璋最明智

导语:

元朝因为官员的腐败和连年天灾使得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古代百姓从本性上是淳朴的,只有活不下去才会选择造反,当时从北方到南方的广大地区都出现了百姓反叛的情况,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其中一员,在农民起义军争夺土地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开始了开科取士,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让当时的其他起义军感到不解。

农民造反的话是有着许多局限性的,正如李自成一般,他们在得到巨大利益之后就会志得意满,战斗力和凝聚力迅速下滑,元朝末年的许多起义军就是这样,只是顾着眼前的利益,并没有考虑长远,而朱元璋却是不同,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实行的开科取士却是让许多饱读诗书的起义军首领都望尘莫及。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最早发源于隋朝,那个时候的隋朝刚刚统一天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和完善,而在人才选拔方面也迫切的需要一次革新,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延续着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国家根本得不到真正的人才,为此,隋文帝开始设置科举,到隋炀帝时真正完成。

科举制度在设立后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它真正的创立者隋炀帝在不久之后就因为对国家治理不当而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这使得科举制度在一定时间内又陷入了停滞的状态,真正长足发展的话是在唐朝,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武则天首次设置了武举考试,让文武两个方面对等,这使得许多人才都被唐帝国收纳。

科举制度是一个十分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它代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在公平方面都得到了很多保障,过去寒门子弟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辈子的前途就是由出身决定,而科举制度则使得许多普通百姓的子弟能够上升到官僚阶层。科举制度在唐朝和宋朝的几百年时间里,为维护国家统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普通人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唐朝和宋朝的文化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元朝统治者摒弃科举制的原因

元朝是从蒙古草原崛起,他们经过艰辛的努力消灭金朝。在宋朝面前,他们一开始十分徘徊犹豫,不知道面对这个中原帝国有不有能够对抗的实力。后面发现宋朝的懦弱之后,蒙古统治者发动多次战役消灭宋朝,最终统一天下。可是却并没有设立科举制度,这使得元朝的政治制度出现了十分大的缺陷。

元朝的统治者是出自于北方的蒙古民族,在他们的民族习惯里面是没有科举制度这个东西的。虽然科举制度已经产生了六七百年的时间。但蒙古统治者在统一中国建立元朝之后,并没有设置科举制度。相反,他们使用的是传统蒙古贵族制度,就是任命蒙古贵族的子孙后代来做官维持统治,这一点让底层百姓感到十分失望,因为他们没有了上升的渠道。

元朝末年官僚统治阶层固化,许多官僚腐败不堪,再加上大量的天灾人祸使得各地都出现反叛的情况。而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实行或少量实行使得许多读书人也不支持元朝,到元朝末年,元朝朝廷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也不知道当时的元朝政府有没有后悔不实行科举制度。

朱元璋设立开科取士的原因

朱元璋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出身,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对于科举制度的实际作用却是十分清楚的。在元朝末年天下反叛的情况之下,许多农民起义军都幻想着自己能够取代元朝,成为新的统治者,但是他们都没有做出切实的制度改变。

三月丁丑,始设文武科进士《明史-太祖二》

只有朱元璋对此有着切实的改变,朱元璋当时采纳众多谋士的意见,在自己实力稍微壮大能够立足的情况下就开科取士,这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信心,让他们认为朱元璋的势力是能够重新统一中国的。实际上起到的就是一个收复人心的作用,让老百姓在元末混战的黑暗之中看到黎明。

朱元璋设立开科取士的另一个明显意图就是他明示自己肯定会成为未来中国的统治者。因为在中国古代封建帝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封建帝国成立的时候必须沿袭和继承科举制度,这样才能使得天下百姓有一个上升的渠道,不至于一辈子贫苦。

作者寄语:

朱元璋设立开科取士在当时的起义军之中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而他所拥有的军队和实力也足以在自己统治的土地范围内实行这项政策。

百姓和读书人看到希望之后对朱元璋的政权更加支持,这使得他能够协同自己的内部力量,一致对外,最后取代元朝。不知道大家对朱元璋设置开科取士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