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2020-10-16 13:22:54 作者: 中国丝绸与西

西方玻璃工艺入中原

萨珊王朝崛起时,中国进入三国时代,山东、中原的丝织业也逐渐移到了江南与四川。魏晋时期,来自萨珊的玻璃因作工精妙,外形奇特剔透深受东方追捧。东方工匠终于为西方的"真玉"敞开了大门。吹制工艺进入中原后成为了当时玻璃器皿最主要的制作方法。被东方玉文化压制了几百年的西方玻璃终于得到了正名。

到了万国来朝的"东方盛世"唐朝,中国丝绸的图案与花纹排列中也经常能见到西域的影子。而养蚕技术也因丝绸之路被传到了西端的许多国家。这两者之间,说不上到底谁影响谁多一点。

东方的先祖们曾为西方玻璃的成分纠结,但后辈的取舍却很简单。东西方的玻璃因为不同的成分而命运各异。中国玻璃品质不如西方玻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助熔剂。中国玻璃的配方很大的程度来源于炼丹术的"铅汞之术",属于低温烧制,退火工艺不成熟,透明度差,清脆易碎。西方玻璃经过高温烧制质地更坚硬耐温。

在中国与玻璃漫长的接触史中,南宋是最早分辨清楚玻璃与天然玉石差别的时代。

南宋学者程大昌在《演繁露》里指出:"铸石为器,古已有之;虽西域玻璃,亦用石铸,无自然生成也。"

当玻璃的神话色彩被消除,西方玻璃就有了"番玻璃"、"假玉"等名称。当玻璃与玉划清界限,它的命运可想而知。当人们发现曾经当作宝石一样看待的玻璃是用一分不值的石头和草木灰烧制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油然而生。中国铸造玻璃的发展也因上层社会的冷落而停滞。中国本土玻璃也因不耐温难以在充斥着开水与热菜的中国社会生存。

与此同时,意大利这时发明了一种基于被后世称为"眼镜"的玻璃镜片。开启了西方磨制玻璃镜片的历史。

当元朝马可·波罗到访中国时,被绵延数里的织金营账闪耀得眼花缭乱时,意大利最先拥有了用水车拈丝的自动化工序。

当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工匠跟随宝船来到中国教授玻璃制造工艺。玻璃器皿被大量生产销往各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中,除了瓷器与丝绸,最受南洋各国欢迎的是"硝子珠"。对接先秦时期人们对舶来玻璃珠的种种幻想,中国似乎终于完成了"东方琉璃世界"的梦想。

时至康熙年间,代表西方玻璃工艺的"眼镜"终于架到了中国皇帝康熙的鼻子上。

在清朝内务府开办玻璃厂烧制诸如鼻烟壶这样精巧的观赏物件时,法国已经将丝织业与玻璃制造一样纳入了自己专有的制造范畴。

没有人会怀疑明清两代中国在丝绸业的成就,只是此时丝绸贸易上的客户早已不是原来憧憬"迷幻东方"的那个老客户。

结语

当先秦人从神话故事的启示中试图锻造“真玉”琉璃时,西方琉璃被遥远的距离所阻隔在世界的另一边。在西方玻璃技术被古罗马继承并革新时,汉朝人正纠结于玻璃的成分。在追求“真玉”的东方文化中,西方玻璃与东方丝绸多次相遇又分离。每一次会面,它们都有了全新的面貌。殊不知,从一起开始,它们就相熟。

倘若在丝绸之路的最西端,中国与古罗马建立了直接的通商之路,或许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远不如此。倘若南宋贵族阶层对于西方玻璃少一些清高与傲慢,中国会不会跟上玻璃的发展进程?我想这个答案一定是开放性的。

清朝道光年间,西方第一次通过相机上的玻璃透镜拍摄星辰,主角就是织女星。东方丝国的“琉璃梦”近在眼前,却始终没有跟上它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