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与唐朝的坚持

2020-10-17 00:02:17 作者: 安史之乱与唐

公元812年八月

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暴死,其子田怀谏还太小,所以大权就掌握在家僮蒋士则手中,而后田承嗣的堂侄田兴被军队拥立掌权,他立即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唐宪宗大喜,特意为其赐名 弘正。

魏博镇的归顺,有着很大的意义,使得本来联合的三镇势力分化,唐宪宗也更加坚定了镇压藩镇割据的决心。

公元880年12月5日

黄巢起义军彻底攻陷长安城,唐僖宗慌乱而逃,从此黄巢决心建立新政。建国号“大齐”,寓意和平。

但各地藩镇怎能让你如意,随后各镇节度使联合围剿黄巢。黄巢被迫撤离长安城。

撤退路上,黄巢见军中士气战意已然全部丧失,心知败局已定,感叹铲除奸臣,重整朝廷不成,不由心生悔恨,随后便挥刀自尽。

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他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体制有了认识。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8年至公元884年的黄巢起义彻底耗尽了唐帝国的所有国力,黄巢起义结束之后,唐帝国彻底陷入了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交织中,而且愈演愈烈。

公元903年

宣武节度使朱温从藩镇的博弈中胜出,率兵杀入长安,杀唐昭宗,杀尽宦官,次年杀宰相大臣30多人投尸黄河。

公元907年

和曹丕一样, 朱温受禅,建国号为梁,唐朝灭亡,中国此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每一个王朝的灭亡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中,由于土地的集中和制度的不平等,在底层形成大官僚大地主这样的利益集团,朝廷会形成大官僚的集体。一旦触及其利益必定奋起反对,为了维持自身利益,从百姓身上抽血,矛盾就会越来越深,不以民为本的政权必定不会长久。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强盛之国度。曾经的繁华盛世依然不在,也再也会不去,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最终也变成死局,或许这就是专制王朝的命运吧。

公元814年九月

吴元济接替其父淮西彰义节度使职务,心高气傲,立即挑衅朝廷,态度十分恶劣。

次年正月,唐宪宗命16路兵马钳击淮西,但由于前期用人出错,影响前线一败再败,加上支持武力镇压藩镇势力的宰相武元衡被刺杀,

御史中丞裴度也身付重伤,朝中大臣纷纷请求退兵,从长计议,但唐宪宗坚决用兵,而后裴度被命为宰相,领导讨伐淮西的重任。

李愬是李晟之子,其父平定过“泾原兵变”,虎父无犬子。

公元816年十二月

唐宪宗命李愬为唐邓节度使,继续讨伐吴元济。经过一年余的拉锯战,唐军取得关键性胜利,最终决战号角即将吹响!

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李愬率领唐军一万另辟新路,从张柴村以北,行军七十里,到州城下,看到一片成片鸡鸭,随后驱赶畜群,引起叫声以掩盖行军脚步声。城中守兵毫无防备,没料到会有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发起攻击,唐军悄然登上城门,杀守兵。随后慌乱四起,吴元济直到最后一刻才相信,随后只好投降。

平定淮西后,唐宪宗点名让韩愈撰文立碑,以示后人。这就是著名的《平淮西碑》。

由于唐朝展示出来的强势,各地藩镇随后也纷纷归顺,直到公元819年二月,全国暂时统一,因为年号为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公元821年

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王守澄杀害,太子唐穆宗李恒即位。

同年七月,幽州军乱,之后形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朝廷的魏博节度使与其家属纷纷遇害,次年田弘正被杀,次年儿子田布也被逼自杀。从此,三镇再次出现了藩镇割据的现状,朝廷也无奈承认了其结果,再无平定藩镇的计划。

回想唐德宗时期到唐穆宗时期,对河北实行两税法,盐茶酒等专卖,再到税后统一分配,经济上中央要独揽利益,分到节度使的利益就减少,促进了节度使的奋起反抗。

公元826年年底

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位宦官王守澄 李昂称帝,就是历史上的唐文宗。

可是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与大臣们策划诛杀宦官,从而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一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仇士良骗至禁军卫队后院欲将其斩杀,却被仇士良提前发觉。

由于大部分禁军被宦官掌控,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屠杀大半,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被灭门,这次事件,使得本是处于权力中心的朝廷重臣连其家人被屠杀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唐朝政府在外又藩镇割据之势,内有宦官专权之伤,各种派系的不断斗争,给中晚年唐朝带来巨大的危害。

同时安史之乱之后,由于战争造成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田地减少,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率,

使得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榨更加深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最终无法调和,迫使很多农民不得不举兵造反,这就形成了唐朝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这些叛乱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但是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唐帝国能在这风雨飘摇之中坚持了一百多年,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周边强国同样内部出现问题。

咸通年间

(860年十一月—874年十一月唐懿宗李漼的年号)

关东连年降水稀少,导致夏天食物收成只到一半,秋天收成几乎颗粒无几,百姓只能以草以叶为食,但官府仍逼迫催收粮税,反抗情绪到达极点,黄巢起义就此爆发!

黄巢起义

公元874年,王仙芝在长恒(河南)起兵,发文声讨官府的蛮横和赋税的沉重,不久后各地纷纷响应,队伍聚集数万人,从山东出发,转战淮南荆襄间。不久后王仙芝战死沙场,黄巢成为新首领。

而后率两军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游击战,进攻福建等地,占领广州,然后挥师北上,剑指唐朝首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