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泡到洋妞的传奇天子

2020-10-02 09:14:27 作者: 中国历史上第

105岁,这放在物质条件、健康条件极度丰富的今天,也是一个罕见的年龄,属于在无数国家基本每年政府都要重点照顾保护的对象了。而在当年的条件下,可以想见有多么罕见,无怪乎,很多后世史书评价穆王已经是"半人半仙"。这信与不信在你,反正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周穆王画像

另外,不要说活的长不是成就,今天的你活一个这么长试试,在今天的社会里,追求健康长寿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终极生命目标,不信的话,你看看养生行业、保健行业为什么这么火就知道。所以这老爷子绝对算得上我们历史上的一个养生鼻祖。在这里你不要抬出彭祖来抬扛,因为那绝对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

三,开拓西域,我们今天熟悉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意义重大,让中华文明和西域各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沟通,并为后来的伟大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华文明的推广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人家穆王在这方面上比张骞还要早了八百年。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对于周王朝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来自西北方向的犬戎,这个西北彪悍的游牧民族一直是周朝的一个心腹大患。而且后来历史发展也确实印证了其威胁,在我们印象深刻的"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西周最后就是灭亡于犬戎。

穆王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继位之初,他首先就对这个老是贴身骚扰的犬戎发动了两次征讨。虽然所获不多,但起码在当时还是把这个强悍的游牧民族打服气了,同时也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通道。这按今天的话就是:犯我强周者,虽远必诛!

不过这两场战争也出现一些后果,强力的武力镇压导致周围一些异族邦国开始害怕周朝,不满情绪也在不断滋长,很多国家开始疏远周朝、消极对抗,表现之一就是不再按老规矩前来朝贡。

本来是要立威的,结果反倒被孤立。穆王和其智囊团经过讨论分析,觉得实在得不偿失,为了增强周边的稳定,决定开始主动出访修好。并且还不能是大使级的访问,直接玩的是元首级,当然,这个元首只能是穆王本人。

穆王当时的出行路线首选的西方。当年华夏民族主要是由中原民族和西方的戎、北方的狄、东方的夷和南方的百越等认同华夏文明的人群混合构成。所谓的戎狄等都是统称,其中还有许多分支。周、秦等朝其实都是源自西方,和戎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其实还是亲戚,如羌戎、白狄等。所以其实穆王这次西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也可以算是走亲戚,回老家,祭祖先。

就这样,穆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的队伍一路烟尘滚滚北上西行,其中还顺便祭祀了黄河,观看了昆仑丘上黄帝曾住过的房屋,还探望了同宗远房亲戚赤乌氏,言谈甚欢。他一边打猎游玩,一边跟各国叙旧套近乎。赏赐起来也是出手大方,收到的回报礼物也蔚为可观,主要都是美玉、奇兽和马匹。

穆王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款待,这个我们肯定能理解,在随从的这么强大的军队的压力下,各国不热情款待的话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穆王就这样,在这次出访过程中享受到了许多在中原很难想象的高级待遇,如饮过白天鹅的血,用牛羊的乳汁洗过脚。不过毕竟那是一片鸟都不拉屎的地方,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其中就有一次在沙漠地带,一时找不到水源还喝过马血。

这段历史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于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出土的《穆天子传》中有详细记载。这本书应该是当时随行史官的笔录,可信度很高。但最后至于到达了哪里,由于古今地名很难对应,如果没有出现新的考古资料证明,恐怕将是一个无解的历史之谜。

个人认为有人说的穆王到了中亚一带,也不是不可能的。陕西周原出土的蚌雕中亚人头像就可以表明西周时周人与中亚人的交往肯定是存在的,甚至不排除一些中亚人就是当年周人的一个分支的可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穆王及其随行人员对西域和中亚的认知并不贫乏,至少不是完全无知。

穆王这次出访,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人家中原大国天子冒着生命危险给了这么大的面子,西域各国领导人怎么能不感佩恩德、永铭于心。就这样,各国开始纷纷重新归附,西部边境开始安定,直到穆王死后才又重新开始发生骚乱。同时对于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穆王此次出访的意义是重大的。

当然,我们客观地说,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穆王此次出访的目的肯定并非完全如此单纯,如此高大上。与各国修好只是其中目的之一。到处摆谱,显示大国天子的富有和威仪很可能是其中之二。

当时的出巡按周礼规定,天子的豪车要用六匹马拉。穆王于是把自己最心爱的八匹神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这些从西北征讨而得到的骏马,都被他冠以华夏味很浓的名字,不像后世唐太宗的六骏尽起些洋名)全带上了,到底是轮流出场或是一齐亮相,想来都有可能。

另外,还带了一支规模浩大、装备齐全的野战部队和大量富饶的天朝物产。这样的阵势怎么不让西域那些还是蛮夷陋邦的小国目瞪口呆、羡慕不已?本人一直估计明朝朱棣搞的郑和下西洋学的就是周穆王,用军队保护航行自由安全,然后就到处洒钱送礼,玩的都是摆阔气来拉小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