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青铜之光: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论坛侧记

2020-10-05 01:02:06 作者: 研讨会︱青铜

国博丁鹏勃副馆长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与会嘉宾学者们的观点、思路、视角以及研究方法都有诸多创新,对青铜器研究和展陈实践的诸多方面和领域都给予了关注,呈现出理论与细节并重,静态的器物研究与动态的文化发展传播相结合,人文与自然学科相交叉的特点。她还建议和鼓励国博学者与国内外古代青铜器研究学者加强学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继续深入发掘馆藏青铜器资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尽一份力,为国博展陈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9月27日下午举行的“宅兹中国”展览座谈会现场(霍宏伟摄影)

(作者高晋南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霍宏伟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张亮亮

柳扬发言的标题为《翩彼飞鸮:殷商时期双鸮形卣的流行与消亡》。殷商时期的青铜酒器中,双鸮形卣是最惊艳的器型之一,造型如同一对相背而立的鸱鸮。其中的一类,装饰华丽,通体布满纹饰,除了鸮与生俱来的特征,器体纹饰还包括小鸟纹、夔龙纹、兽面等,而这一切全是以浮雕表现于地纹之上。这种类型的卣于殷墟二期晚段开始出现,到商末即倏然消失,因此数量不多,也罕见出土;然而,海内外公私收藏中,却有一些精美的器物。柳先生检视了所有已知的此类双鸮形卣的例子,细究其纹饰的同异、设计的差别以及独特的底部纹饰的意涵;在此基础上,试图将不同的器型归类、分析其纹饰的规律,据此提出断代的依据,并探讨这种器物消亡的原因。

本场报告的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开始,他作了题为《商代中期青铜铸造技术探讨:以洹北商城铸铜作坊为例》的报告。展示了2015-2020年在安阳市殷都区韩王度村东发掘洹北商城时期的王室铸铜作坊遗址以及相关的料礓石台基、“熔铸”场所、房基等遗迹、从事生产的工匠墓地等工作内容,并归纳了作坊内部功能区划、作坊设施、工艺流程等问题,论述了洹北商城时期铸铜技术的特征,即陶范疏松、碎小,基本不见大块陶范;陶范多未经烘烤,背范未经专门烘烤;偶见榫卯设置,大块背范榫卯扣合组装,并用绳索类物质捆绑固定;花纹范多是嵌范,单独一块嵌范形体很小、单薄,经过烘烤,其拼合、镶嵌在背范中,铸造较窄的条带状纹饰;但对于此阶段已经盛行的通体花纹如何制作,尚不清楚。他认为洹北商城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是郑州商城与安阳殷墟的过渡阶段,仍处于摸索阶段,以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为代表的晚商铸造技术对洹北商城铸造技术有了极大变革,如采用了整范烘烤,几乎不用嵌范,花纹制作、分范方法、盲芯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