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走出国门,梦回玛雅——玛雅名城的“中国龙”

2020-11-03 16:24:04 作者: 李新伟:走出

图23 拉线布置探方

图24 对探方的绘图北侧建筑一带,当时什么都没有。这个贵族家庭来到了这里,准备在这里兴建一个重要的建筑,作为这个家庭的主要居住地。他们按照玛雅人的传统,先埋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这个就是圆坑的情况。用石头砌墙壁,里面填充卵石,顶部用大石头封盖住。这里经过清理,我们发现了人骨,保存得不太好,身子是弯曲的,还可以看到一些玉器的情况。图25是最后发掘完成以后,发现的三件陶杯。还有五件玉器,其中有两件都是耳饰。这个死者应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物。在墓葬外面,有一个小坑,里面放了两件陶器,底下是一个大盘子,盘子里面放了一个带把的像壶一样的器物。图26是一件彩陶大碗,上面有彩绘的图案,还有特殊的符号。

图25 发掘中的发现

图26 彩陶大碗在完成了这个墓葬以后,这个贵族家庭就开始了兴建。兴建了两个建筑,一个是西侧台子的建筑,还有一个是东侧的建筑。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在北侧又建了一个矮的台子,使用了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建这个台子有什么作用。

后来这个贵族家庭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建筑。在这一次建筑之前,他们又埋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这次的规模比第一个墓葬要大,图27是用石头砌的一个墓圹之下的墓室,用大的条石把它封盖了。图28就是当时条石起开时的情况。起开以后,进行了非常仔细的清理,可以看到墓室的两边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上面盖着条石。

图27 墓圹之下的墓室

图28 起开墓圹的条石从图29可以看到,墓葬里发现了两具人骨,还有周围摆放的陶器、玉器。还发现了一颗牙齿,这颗牙齿被钻了一个小洞,在小洞里又嵌了一颗小的玉珠,这是体现玛雅贵族身份的一个标准装饰。图30是墓葬里发现的几件彩陶器。还有一件没有彩,但是有漂亮的刻画图案,应该是装烟草的一个小烟壶,还有几件玉器。

图29 墓葬中发现的人骨

图30 墓葬中发现的彩陶器在第二次建筑第二期,贵族家庭埋了重要墓葬以后,就把以前的建筑拆除了。拆除以后就把这些分离的建筑连成一个大的台子——用石头新砌了一个台子,把原来的台子都盖住,然后在上面又建了3个建筑:中心、东侧、西侧的建筑,这是第二期主要的兴建情况。

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建设,同样还是先埋了一个墓葬,正好在这个建筑的中部,与第一个墓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在完成了这个墓葬以后,他们又拆毁了第二期的3座建筑,然后立了8根矮的柱子,先建了一个临时性的建筑;后来临时性建筑也被盖住了,就扩建了整个台基,形成了一个长长的新台基,又把台基的中间部分抬升起来;在台基的中间部分,建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台梯,把它继续抬高;然后在中间建了一个重要的建筑,在两侧又建了第三期建筑。这个就是整个建筑的发展情况。对于早期的建筑,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残留的台基,知道它的大概范围、规格。我们现在在地表能看到的,只有最晚期的建筑。图31这个建筑就是这样的情况,前面一共有12级台阶通到顶部。但是要进入室内,还要迈上一个台阶,这样一共有13层台阶。13在玛雅是很神圣的数字,因为玛雅人认为天是有13层的。玛雅260天的历法中的一个核心数字就是13,所以这个是很讲究的13层台阶的建筑。这个建筑已经完全塌掉了,只能看到它地面的情况。

图31 坍塌的建筑在发掘中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在最顶部台基的周围,发现了13组雕刻。台基两侧各1个,东西两侧各3个,后面有5个,又是一个“13”。如图32,这些雕刻中我们可以看到像一个人脸的情况,还有像两捆柴火一样交叉火炬的图案,上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图案,复原以后的就是这样的。中间是交叉火炬,中间像一个人面,上面像一个绳子结。在玛雅研究里,墨西哥纪年的符号实际也是一种绳子结。这个符号是很有名的,也是科潘的一个符号,因为它跟科潘王族的起源有关。

图32 台基周围发现的雕刻

图33是Q号祭坛的线图科潘王国经过第一王时期的建设,逐步走向繁荣。这个时期的这个贵族家庭也获得了相当的权力,可以建立自己的庭院。第二期的建筑大概建于科潘最兴旺的第十二王时期,这个时候王国也在发展。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第十六王或者第十五王的时期,正是科潘王国复兴的时候。根据记载和建筑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知道第十六王为了王国的复兴,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和其他贵族共享权力,因为他想有一个更牢固的统治基础。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贵族家庭有王宫才有的符号,他可以拥有与王国的起源以及第一王有关的交叉火炬这样神圣的符号。这个可能就是十六王和其他贵族家庭共享权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