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医附属第二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团队:为了“一滴准”,一个动作练习上万次

2020-07-15 18:39:59 作者: 沈医附属第二

“12小时、6小时、5小时……从5月17日医院实验室启动至今,我们的检测速度不断提升,月检测量已达5000余份。”7月14日中午11时,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团队组长郑莹走出实验室,“我们用‘火眼金睛’紧紧盯住病毒,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正在实验室工作的沈医附属第二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团队。张文魁摄优化流程

两个环节节省50多分钟

回想5月17日,医院正式开展核酸检测之初,郑莹很是感慨:沈医二院成为沈阳市属医院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院,按疫情防控要求,迅速改建PCR实验室并成立了新冠核酸检测团队。“开诊之前,团队成员在实验室一起研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进行核酸检测预实验的情景,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顺利完成组织交付的‘艰巨任务’。最开始,对于发热门诊这样需要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的任务,我们很担心难以完成。”

郑莹称,团队成员不断摸索、改进流程,从灭活到提取再到扩增都在提速:由于试剂的问题,在核酸提取的环节用时较长,检测团队和专家探讨,通过调整仪器等相关操作,把核酸提取时间从35分钟缩短到19分钟;在灭活环节,更换带有灭活功能的采样管,又节省半个多小时,两个环节就节省了50多分钟。成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检测不断加速。

动作精准

练就“一滴准”的功夫

“这项工作不止强度大,责任更重大,不能有任何差错,每天要‘盯’的事儿比较多。”郑莹称,每天每一批实验都要进行质控品的检测,质控品检测结果在质量控制范围内说明结果才是准确可靠的,否则要进行复检。

检测人员宋乐、鞠李告诉记者,检测中有些动作他们练习了上万次,就是为了一个结果:精准。在核酸提取之后,有个加样的环节——把5微升的核酸提取液加到扩增试剂里,这个量加准确,检测结果才能准确。“5微升,也就小露珠那么大的液体量,检测人员要在加压枪的使用上娴熟精准,为此,大家都私下练习,练就‘一滴准’的功夫。”

检测人员赵玉红和薛红告诉记者,其实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非常严谨和娴熟,比如打开标本的螺旋帽时很有可能产生气溶,也是最危险的时刻。“轻轻拧开的动作,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实验人员。”

传授学生

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素质

实验室门前,检测人员孙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前段时间他左腿膝关节韧带撕裂,本该在家休息,可是实验室人员紧张,他带伤参加了工作。”郑莹称,因为腿伤,膝关节无法打弯,其他同事穿脱防护服10分钟,孙超要20分钟才能脱下来。每次入仓后他特别爱出汗,鞋套里全是汗水,在仓里移动非常滑,他就用胶带把裤腿、袖口都粘上,这样汗水就淌不到鞋套里。

“每一位检测人员背后都有很多努力付出的故事,我都讲给学生们听。”郑莹称,检测团队每名成员同时还肩负着沈阳医学院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任务。虽然新冠实验室检测还没有列入到课本当中,可是学生们对这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每次上课都有很多问题。除了理论知识,他们更多的时候都在告诉学生们:“作为检验科的检测人员责任重大,除了快速和准确,责任心是检验人最重要的素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樊华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