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写楷书,为啥“大家”不看好田英章,对卢中南却好评一片呢?

2020-07-21 20:58:18 作者: 都是写楷书,

书法是展现中国文字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诗,是舞,是画,是历史的沉淀。中国的主流书法字体可以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楷书是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更加的简化,所以成为现代通行的字体。

古有楷体四大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现代尤以欧阳询的欧体更受喜爱,欧体以方为主,又兼顾方圆,笔力凝聚,严谨工整。

如今的书法界,群英荟萃,但以善书欧体而闻名于世的却不多见,以卢中南和田英章为其中翘楚。

按理来说这两人都善写欧体,又都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浸淫欧体数十年可谓炉火纯青,功力深厚,但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大家”都不看好田英章,却对卢中南好评一片,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

卢中南与田英章非主流的田英章

田英章字存青,天津人,家学渊源,自幼随父学习书法。田英章取法古人,他深研楷书,又"临欧修欧",最终自成风格,创造了自己的田楷书法,不愧是一代名家。

田英章学欧体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广欧体,不同于其它的书法大家,田英章的推广方式就是在全国各地开办书法培训班,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田英章也不会一直徘徊在主流文化界和精英书法圈之外,甚至田英章兄弟所代表的田楷书法被说成是"丑书"。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田英章被千夫所指呢?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田英章初入书法时取法乎下,他一开始并不是先学习欧阳询的欧体,而是先临摹王维贤、黄自元、陈益椿等楷书名家,但这几位书法家有一共同点,就是书法偏向馆阁体,注重美观和实用,却失去了欧体特有的险绝之姿,导致田英章的楷书千篇一律。

其次,田英章平日里教学育徒背离常规,又言书法非艺术,视临摹为创作,以形似为目标。这在书法界看来就是误入歧途,坏人子弟了,这种教学方式只强调形似,不在乎神意,会将求学者的书法之路带入死路,今后很难再有寸进。

再加上田英章兄弟经常公开发表言论,直说中国书法协会的书法家不会写楷书,田氏门徒对中书协也多有不利言论,傲慢自大,唯我独尊,听不见去建议,以至于和中书协的关系非常僵硬,田楷书法也被抵制,说是彻底的丑书之流。

最后,田英章将师徒关系赤裸裸的转变成金钱的交易关系,强烈要求学徒必须学习田楷,不然就要清理门户,霸道异常。

很多人指出学习书法应取法古人,直接学习田楷不太妥当,但田英章只当做耳旁风,由此也可见他的骄傲自大,或许他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和欧阳询比肩了吧,略有超出也不一定?所以田英章无论是其人还是书法都很受争议,不被大家看好。

俯首甘为欧体牛

卢中南是著名的军旅书法家,为人低调谦和不张扬。卢中南同样钟情于楷书,专于欧体,不同于田英章的取法近代书法家,卢中南直接取法于欧阳询,几十年来专心致志的临摹欧阳询的各种碑帖,所以他的欧体更加的纯粹。

因为楷书写的好,卢中南被调到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在那里他有幸得到欧阳中石等书法大家的指点,卢中南的楷书更进一步,也更加的刻苦。

学习书法,卢中南就像一个朝圣者,他有过一句话:"对经典、对读者、对历史,是不能"得罪"的,必须老老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做。"

真正的书法要能够传神达意,它的要素和美感体现在线条和气韵方面,书法的最高成就是人格化的,就像古代书法大家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个性和情感,让看客感同身受。

卢中南就是一位形成了自己风格的书法大家,这要归功于他的天赋和勤奋,他以欧体为中心,又求法百家,上到赵体、颜体、魏碑,下至晋唐小楷,他皆有涉猎并且收获颇深,并且成功将这些收获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体系,成为自己的风格。

卢中南

欧阳中石评价卢中南已经尽得欧体金穗,一笔一划皆是欧体之风。

上天总是优待勤奋的人,卢中南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楷书,他对书法的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领会,书法百家让他积累了深厚的底蕴,让他有能力实现在书法上的创新突破。

近年来他的作品进步显著,少了些欧体的险绝,又增添了些虞世南的平和,颜体的广博,以及赵体的潇洒随意,对于纸笔的拿捏更是妙到毫巅。

不同于田英章的偏激和盛气凌人,卢中南始终持身以正,他认为字由心生,书法体现了其创作者的品德修养,高雅之人,其一笔一划自然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卢中南还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军人,他心中有国,人民至上,积极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群众。

卢中南还一心创作,收获颇丰,他的数十件作品被各个单位收藏,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一位书法大家无论受到怎样的追捧都不为过。

好坏存乎一心

通过比对两位书法大师的楷书风格以及品格性情,能清楚的看出,田英章的楷书工整美观实用更接近现代风,卢中南数十年潜心钻研,取法乎上,熔炼百家,其书法古色古香,引人入胜。

两位大师的楷书各有千秋,至于为什么大家不看好田英章,却对卢中南一片好评,这一点就好坏存乎一心了。

毕竟人类是独特的生物,对于书法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审美,无论是多么经典的作品,总会有人不爱欣赏,所谓众口难调不外如是,相信就算是"书圣"王羲之在世,同样会有人质疑他的作品,文人相轻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