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家庭作业?家长、教师为啥都不“买账”?

2021-03-20 20:06:17 作者: 取消家庭作业

“生存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强化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将压力转嫁给孩子。”闫志玮介绍,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为了升入一个好初中,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使得本来并不多的校内作业与校外作业叠加,让孩子们疲惫不堪。这样做,从短期来看可能成绩不错,但“抢跑”可能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后劲不足。她分析指出,如果某些招生制度不改革,社会大环境就无法改变,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造成的焦虑最终都会传给孩子。

各方声音:作业问题需要理性的思考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所以,如何看待“作业”问题,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唐江澎

越是小学低年级的作业越要丰富。应该看到,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是存在的,内驱力的差异是存在的。所以,低年级的作业量要少,重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级作业量逐渐增加。同时,不同年级的作业需要量化、精细化,要尽量设计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实现“五育并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国雄

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也是家长的一项“任务”,也许它的效果不如补习班立竿见影,但由大量的阅读带来的收益却是无法估量的。

——北京市第八中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 王红宇

大多数家长并非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如果家长按自己的方式给孩子布置作业,其科学性是打折扣的,甚至还会因此产生亲子矛盾,家长需谨慎并尽量配合学校的要求。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白晔

对于孩子家庭作业的问题,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策划:凌月云

美编:郁美静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