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漩涡里的00后:以贷养贷负债110万 月薪4000买豪车

2021-04-03 13:57:35 作者: 超前消费漩涡

小玉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追星和借贷上了,还不上钱,她开始疯狂兼职,晚上在餐厅工作到深夜,还经常旷课,也不和任何人交流。“我只想让我偶像出道,至于借的钱我觉得都不算什么。”小玉说。

今年3月,辅导员发现了小玉的异常,并通知了她的家长。后来,由于心理原因,小玉选择了退学,暂时待在家里,家人帮她还清了债务。

在豆瓣“负债者联盟”里,这叫做“强制上岸”。“上岸”后的小玉,在家人的安排下有了一份工作,她还是会在朋友圈微博发布一些偶像的信息,但她说不会再因此借钱了。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

“停不下来。”

这几乎是每一个超前消费者的解释。只要上传身份证和手机通信录,就可以借到钱,而一旦借到钱,就会想方设法把它花出去。

对于小刘来说,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是一件快乐的事。小刘父母离异,母亲一直教育她节俭,但这样的教育理念只让她感到压抑。上大学后,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小刘开始“报复性”花钱。阿林和小玉,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而选择贷款,一旦自己立起了“有钱”的人设,就要继续贷款来维持。

谈到过度消费带来的影响,河南正方圆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鹏表示:“青年群体对高额消费负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把控均有不足,容易导致较高债务风险。借贷逾期之后遭到催债,对他们的精神状态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教授李侠则认为,除了前述影响外,许多年轻人不仅无力偿还借贷,还会大大加重他们之间的攀比心理。遏制00后超前消费行为,需家庭社会学校多方合力:从家庭和学校方面来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科学的理财观念:在社会方面,要对网贷规范治理,为00后营造一个健康友好的消费环境。

郑州某商场,买奢侈品的年轻人排队进店 受访者供图

除了年轻人自身的因素,大部分网络平台瞄准年轻群体宣称无门槛,也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已对网络平台诱导消费的情况进行整顿。去年11月,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压降至3家。

今年3月17日,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件称《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明确,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消费贷产品支付宝花呗和借呗,其运营公司分别是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百度、京东和美团等公司旗下也分别有小额贷款公司。这意味着,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借贷产品将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违规业务的排查整改,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应受访者要求,小刘、阿林、小玉为化名)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许度寒

编辑 夏赛赛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