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众目睽睽之下撒了18年谎 自己都不想圆了

2021-04-19 09:37:14 作者: 美国在众目睽

这就有了上文的那一幕,林奇戳穿了美国军方的谎言,而她,也成了美军所谓的“败类”。

林奇人生真正悲惨的片段,不是在伊拉克的战场,而是在美国国内。

她参军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家里支付不起学费,二是她的家乡,是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参军是她所剩无几的选择之一。

但她最初的愿望,是当一名幼儿教师。

这场战争,改变了林奇以及很多美国人的命运,同样,它也改变了伊拉克人民的命运。

美国在众目睽睽之下撒了18年谎 自己都不想圆了

2003年4月5日下午,美军第3机步师下属的一个坦克营沿着高速公路,就这样一路开进了巴格达市区。

途中,美军只遭到了零星的抵抗,短短几个小时内,美军就占领了萨达姆的新总统府。巴格达,成了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

迎接美军的,不是黑枪和巷战,而是欢呼。巴格达民众走上街头,向美军挥手致意。他们欢呼的,是即将到来的“人权”与“自由”。

2017年,美国声称要“阻止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空袭叙利亚。660万叙利亚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亡。

美国总统发“檄文”,美国情报机构“制造罪证”,美军及其盟友进行“精准打击”,这么多年来,美国早就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模式,并把这些模式,运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占到81%。

这就是美国,一个打着民主和人权旗号发动战争,最终导致了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的美国,却没有丝毫羞愧,并借着“人权”的名义,投身于下一处战场。

18年前,美国以“自由”之名,攻打伊拉克。18年后,美国以“维护稳定”之由,迟迟不肯从伊拉克撤军。

但美国应该清楚,这个世界的祸乱之源,正是美国自己。

战前,美国就声称,美国的目的是为了推翻萨达姆的统治,“解放”伊拉克,还伊拉克人民以“自由”。美国政府还承诺,将向伊拉克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药品和食品,并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繁荣自由的新伊拉克。

“推翻”与“重建”,这种情绪在萨达姆雕像被推倒的那一刻,达到了高潮——在伊拉克人的帮助下,美军的坦克,将巴格达市中心天堂广场上的萨达姆铜像拉倒。

领头的人叫做朱布里,当时,他挥动着铁锤,砸向水泥底座。尽管他的手因用力过猛而流血,但他自己,“感到很高兴”。

对于当时的伊拉克民众而言,这个场景,预示着美好时代的到来,他们相信,美国会信守承诺,而伊拉克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

铜像被拉倒22天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发表演讲,声称美军及其盟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代号为“解放伊拉克”、后改名为“伊拉克自由”的军事行动,宣告了胜利。

美军的行动结束了,而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总台《深度国际》制作的特别节目《战争黑洞——美国制造的人权灾难》,在时隔多年之后,重现了伊拉克真实的场景。

巴士拉是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略要地,为了迅速打败敌人,美军使用了贫铀弹——这是一种非人道武器,却被美国在战场上滥用。

贫铀弹中含有辐射物,当战场的硝烟散去,辐射物的扩散,却始终没有停止。

巴士拉的一条公路,曾经被美军轰炸过,而今,它的名字变成了“死亡公路”。

美国在众目睽睽之下撒了18年谎 自己都不想圆了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将巴士拉的一条公路,称为“死亡公路”

据统计,美军在伊拉克境内引爆的贫铀弹超过3400吨,也就是说,平均每平方公里,都有将近8公斤铀化合物遗存。

伊拉克环境学者拉缇芙在接受《深度国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癌症及与辐射相关病症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十万人里有一个患者。

而伊拉克的患病率,要高出600倍,并且,仍在不断升高。

号称为人权而战的美国,却极大地践踏了人权。

放射性物质会引发细胞突变,而铀的衰变是45亿年。这也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这不是简单的轰炸,而是种族灭绝。

贫铀弹,只是美军在伊拉克侵犯人权行径的缩影,美军的侵略,同样剥夺了伊拉克平民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战争期间,美军共向伊拉克投放了2.7万多枚炸弹,几乎完全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伊拉克民众,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轰炸同样炸毁了伊拉克的石油管道,而这是伊拉克当时唯一可以获取外汇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伊拉克的经济,几近崩盘。

各种武装势力开始在伊拉克盘踞,之后,伊拉克又爆发了内战,枪炮声成为了伊拉克的常态。持续恶化的安全局势使得伊拉克的失业率高达60%。

战乱又引发了频繁的暴力事件,平均每周,伊拉克境内要发生1000多起的暴力事件。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项报告称,伊拉克的“脆弱性”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超过53%的居民食不果腹、近75%的15岁以下儿童为了帮助家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辍学工作。

由于缺乏学校建筑资源和资金援助,伊拉克的孩子们没有校舍,只能用“公交课堂”替代。

伊拉克战争结束4年后,当年推翻萨达姆雕像的朱布里又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在谈及伊拉克这4年的变化时,他说的最多的词,是后悔:

“现在的每一天都比过去更糟糕。”

后悔,已经为时已晚。一些伊拉克人想过补救——伊拉克议员萨拉姆·沙姆里曾经要求美国做出赔偿。

权威国际机构估计,美国的入侵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0亿美元,重建伊拉克基础设施和房屋的费用为120亿,合计起来至少要赔偿200亿美金。但这些要求,最终都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