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不要忘记读写困难的他们

2021-04-23 17:28:57 作者: 世界阅读日,

“这是一条隧道,但不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只要能够顺利地穿过去,未来还是光明的。”樊启鹏说。

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和支持

《我不是笨小孩》播出后,很多人联系李瑞华,有的是寻求帮助,有的是倾诉自己当年的学习困境以及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有的人在看完纪录片后,意识到自己小时候怎么也学不好,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阅读障碍,从而跟自己和解了,也更好地接纳了自己。”李瑞华欣慰地说。

但让家长接受自己的孩子有阅读障碍是一件更难的事情。李瑞华发现,很多家长拒绝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阅读障碍,并且对此很排斥,尽管孩子成绩一直垫底,他们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

对于阅读障碍群体来说,最大的伤害不是阅读障碍本身,而是别人的误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李虹说,“要改变他们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被理解、被接纳,然后才能期待他们发展得更好。”

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家长的参与,还需要老师、学校、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参与。目前亟需形成全国适用的阅读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评估,发现需要帮助的阅读障碍者。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干预队伍,可以为他们提供额外的个别化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阅读困难“关键是不要让阅读障碍影响孩子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

阅读障碍的预防也很重要,李虹介绍了三级反应模型,第一层是所有的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监测孩子们的进步。如果有孩子跟不上,就进入第二层,也就是小组辅导,让孩子在额外的小组辅导中学习,并评估他们有没有跟上同龄人的发展。如果有孩子还是跟不上,就进入第三层,进行一对一的高强度专业辅导。

此外,李虹希望,学校能尽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我们要承认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不要用单一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要给阅读障碍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他们才会愿意从事阅读活动。”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