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你最可能会遭遇的诈骗“十大喊”

2021-04-26 09:46:51 作者: 2021年,

第六步,销声匿迹。再想与对方交涉时,骗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受害人恍然大悟,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钞票已经进入骗子的口袋了。

警方提醒:

杀猪盘的既定话术:

1、我在用手机赚外快。

2、高频彩中奖频率特别高。

3、先玩一下吧,我可以保证你赚钱哦。

4、借了钱,赚了钱马上可以还。

5、请考虑下我们和父母的未来。

6、成为VIP可以赚更多的钱。

7、贷款很容易,马上就能翻身。

8、我不方便和你视频。

9、我能骗你什么呢?

10、有紧急情况,赶紧把我们所有的聊天记录全部删掉。

6

喊你“缴费”——(冒充学生班主任)

诈骗套路详解

一、骗子咋就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警方提醒: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7

喊你“注销 校园贷”——(校园贷诈骗)

“注销校园贷”诈骗套路

第二步:能够说出事主的身份信息。为了骗取事主的信任,不法分子提前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后在电话中准确报出事主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第三步:编造理由让事主陷入恐慌。当事主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若是事主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套路二:明星分析师荐股。在一些投顾服务中,常常会提到“明星分析师”、“专业操盘手”等称谓。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需要甄别这些“明星分析师”的身份。

套路三:涨停“预言者”。对于“推荐”的涨停个股,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毕竟,“别人家的股票”一直是涨幅最高的股票。

套路四:“小道消息”。支撑股价上涨的因素众多,消息面仅仅只是原因之一。而“小道消息”本身来源无法考证,需要进行一定的鉴别。

套路五:及时的“风控”。这些公司有着较为完整的信息预警机制。突如其来的“可退款”伴随着的是删除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的“要求”。

警方提醒:

荐股诈骗套路复杂,但有着明显特征。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股票走势,也没有人能在各种投资中稳赚不赔,千万不要听信“忽悠”去购买高级会员、必赢的炒股软件。投资理财要找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蝇头小利,那可能是诱人深陷诈骗圈套的假“甜头”。

10

喊你“高薪工作”——(招聘诈骗)

骗局一:收费后玩失踪。骗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进行招聘,在骗取多人缴纳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骗局二:网络转账诈骗。骗子会编造各种招聘谎言,诱骗求职者将钱存入指定账户,方可获得期许的职位。

骗局三:“监控面试”收押金。骗子假装要对应聘者面试,求职者如约而来,又被告知“不用面试了”,公司领导已通过监控进行了“暗中面试”,只要缴纳了押金,隔几天就可以上班了。应聘人员缴纳押金后,骗子携款潜逃。

骗局四:传销伪装。骗局:通过高薪职位来伪装,诱骗应聘人。

骗局五:帮你找关系。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

1、请登陆正规网站。如政府部门设立的就业服务平台、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平台及知名招聘服务企业的网站;

2、请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在网站上向招聘单位“雇主”发送自己的某些个人重要资料,如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等;

3、请关注企业的信用。在投递简历前可以先通过企业信用网查看企业资质,确保选择的招聘单位是正规合法的;

4、选准“目标”再发送简历,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要有选择、有甄别,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求职意向,选准企业后再投递简历。

5、以任何名义向你收取任何费用的招聘单位,请一定pass它。

来源:防骗每日电讯

(转自: 平安南川)

第四步:要求转账完成"销户"。当事主深陷恐慌时,不法分子便要求事主在多个贷款平台借款,提现后转入他们的“对公账户”来完成“销户”,并承诺会返还转账资金。当事主发现被骗时,对方早已联系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