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统一停放、统一充电、统一管理模式,市民安全意识同步提升

2021-05-12 07:04:01 作者: 上海全面规范

此外,一些居民在电瓶车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为贪图便宜选择非正规门店和非专业人士进行维修,或自行维修,同样增加车辆火灾风险。

消除隐患

上海持续推进集中充电场所建设

如何保障电瓶车充电安全?今年,上海将“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00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规范电瓶车统一停放、统一充电、统一管理的模式。

在上海街头和部分社区,一批电瓶车智能换电柜和充电柜,也为电瓶车充电集中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有些小区管得严,不允许住户将电瓶带进室内充电。也有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强,担心回家充电发生意外。”某品牌智能充电柜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柜刚好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一般用户晚上下班后入柜充电,第二天白天上班前取出,每块电池在柜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0小时左右。”

这些智能充电柜具备高温报警、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自动灭火等十余项功能,能有效保障电瓶充电安全。“这些充电柜已经跟公安、消防物联网、社区综合治理平台等联网,实现电瓶车充电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不具备集中充电点改造的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柜作为电瓶车集中充电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过“车电分离”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火灾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上海消防、公安等部门持续展开消除电瓶车安全隐患的相关整治行动,不断强化车辆生产、销售、改装等环节的源头管控。同时,对每一起火灾追根溯源,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