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事”如何解?专访中星微CTO张亦农

2021-05-18 11:28:47 作者: 汽车“芯事”

第三是生态。芯片的创新要兼顾芯片和OS的深度绑定,这是一个全局的概念。在CPU芯片当道的PC时代,因为缺乏OS和应用的布局,国产CPU奋斗了二十多年,至今的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比例的。在手机时代,国内厂商开始强调生态,自研OS,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一旦贸易摩擦导致OS使用受限,我们依然感受到OS不是完全自主的短板。在智能汽车时代,创新需要在生态上更早布局,才能满盘皆活。

记者:中星微电子集团在汽车芯片领域有哪些短期和长期目标?

张亦农:中星微在过去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安防监控垂直领域的创新,构建了标准、芯片、平台、集成、数据、服务一体的体系。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切入汽车芯片布局。

一是结合中星微在图像、视频ISP、图像编解码、机器视觉方面的长期积累,移植安防监控领域里的编解码标准、采集标准、传输标准,由车载多路视频监控的角度切入。在汽车的感知系统中,前置摄像头每小时产生70-300GB数据,ADAS每小时则生成1TB数据,liDAR每小时生成36-252GB数据。这些数据很多需要做编解码才能存储。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出的结构化数据,也需要做关联存储。由中星微主导并在芯片中支持的结构化的数据通道,可以有序支持这类结构化数据,让检索更方便。目前,中星微提供的车载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是将安防领域的积累移植到汽车领域的一种自然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