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掀起互联网医院建设潮,民营医院如何自处?

2021-05-29 17:35:55 作者: 公立医院掀起

王旭平告诉健康界,从前期探索调研、到协调各类人员参与,从与政府机构对接、到系统调研采购,从系统技术研发落地、到验收通过取得牌照及后续运营推广,整个过程可谓千头万绪。

对此,陈金雄建议,民营医院可以和第三方合作,通过购买服务共建互联网医院,“前期投入少些也无妨,后续再不断发展完善。”

目前,实体医院想要切入互联网医疗有三种模式,一是独立设置,比如怡宁医院,这对医疗机构来说门槛比较高,不仅前期投入大,对团队的要求也更高;二是直接入驻省市搭建好的平台,成本很小,但功能等较为简单;三是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建,例如微医、卓健科技等。

实际上,卓健科技合作客户中有公立医院也有民营医院,但民营数量很少。

尉建锋告诉健康界,“公立医院给到的资金和要求是固定的,相较之下民营医院要求高、不明确且付款不积极。”

要求不明确的背后,其实是民营医院对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方向的不明确。

过渡阶段,如何安全度过?

在王健向健康界分享的资料中,怡宁医院的未来规划十分清晰:一方面实现院内医疗服务的院外延伸,一方面要打造成开放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汇集全国优质医生及咨询师资源;而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则把互联网医院定位在服务于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之外,同时推出私人医生服务。

上述两种实践经验,与陆游龙所建议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民营医院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利益分配激活供给端,为平台明星医生或者多点执业医生打造个人品牌,通过自主定价、评价机制、商保接入、更高值高效的处方药接入等方式创造经济激励闭环反馈。

陈金雄认为,公立医院发展互联网医院更多是政治引领,而民营医院要以发展引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只关乎公立医院发展速度,却关乎民营医院的生死存亡。”在陈金雄看来, 这对民营医院更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民营医院更要抓住机遇,效率要更高、更快。

机遇来得快消失得更快。尉建锋认为,互联网医院终将是一个过渡阶段。“就像以前大家总提网上银行,现在都不提了。”在他看来,医疗最终可以融合到整个服务场景中,没有必要再去区分线下线下。

陈金雄所看到的互联网+医疗的未来,也是一种融合,他称之为医疗在线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逐步往线上走。

无论互联网医院最终走向何处,但互联网向医疗行业渗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民营医院能否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