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即使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

2021-06-12 06:59:34 作者: 数字人民币,

■本报记者 祝越

昨天是上海数字人民币试点“五五欢乐购”活动的红包发放日,首批中签的35万市民,每人领到55元数字人民币,从而有机会体验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目前四个维度的钱包组合形成了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矩阵体系,实现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全场景应用,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确保数字人民币钱包具有普惠性,避免因技术素养或依赖通信网络等造成使用障碍。

他介绍,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客户身份识别强度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开立主体分为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按照载体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IC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都可能成为数字钱包,而老年人群体还有加载健康码功能的硬钱包产品,提供安全便捷支付功能的同时,便利日常出行。”数字人民币母子钱包实现支付场景的限额支付、条件支付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功能,“个人通过子钱包能够进行亲属赠与功能的管理,企业和机构可以通过子钱包来实现资金归集和分发、会计处理、财务管理等功能”。

数字化之后的风险防控也成为会场焦点。“世界各地人们已养成新的习惯,减少了现金支付,而企业也在调整,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PayPal执行副总裁欧保和表示,中国已是数字金融服务发展的全球领军者,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取得的进展,成功试点和合作方式展示了数字金融服务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他认为,在推动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建立和保持信任,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透明和合作的方式处理监管,并承诺共同保护客户的数据和平台,致力于在各个层面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以负责任的方式扩大创新规模,坚持创新不能以牺牲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代价。

“非银行企业的攻势也越来越猛烈,金融业现在所处的竞争环境非常严峻,不能适应这种节奏变化的金融机构将会被淘汰。”瑞穗金融集团公司董事长佐藤康博认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要确保新金融不会有损金融体系以及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关键问题就是要通过政企学联合模式,将研究成果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并且大刀阔斧地推动必要的监管改革。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江同样关注数字化时代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他表示,数字经济不断催生业务新模式,平台化、场景化、批量化等获客方式快速发展,具有复杂性高、风险传播速度快、对风险预判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必须完善数字思维、用户思维、场景思维、共享思维和共治思维,提升对数字化时代风险的认知和管控能力,从数字化角度重新理解客户服务和风险防控。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