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功臣收复河湟与熙河开边:最后竟拱手相让

2021-03-21 19:25:21 作者: 北宋功臣收复

在开拓熙河的过程中,王韶采取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凿空开边”的重大胜利。期间,“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并生擒木征,送往京师。熙河之役的胜利,“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八十年来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对于饱受外患的北宋是极大的鼓舞,使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达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

2.jpg

网络配图

王韶经略熙河,具有重大的意义,可归纳如下:首先,王韶主持的开拓熙河的工作,乃是北宋政府以宋神宗、王安石为首的变法运动的一个胜利,是对保守派的一次有力的打击。经略熙河,招抚吐蕃各部族的成功,使宋朝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从而实现了王韶所预想的,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边疆各族人民,使其免受西夏统治集团的侵扰和掠夺。市易司的设置及其实践活动,更为新法创造了新的经验,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次,王韶经略熙河以前,甘肃以及青海地区的吐蕃诸部四分五裂,互不相属,不仅受到外部武力的威胁,而且内部各部族之间常年争战不休,严重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王韶招抚吐蕃各部族,使之归于北宋王朝统一政权的保护之下,减少了内耗和战争,而北宋政府设置的营田司、市易司和蕃汉学(23)等经济文化机构,客观上促进了甘肃以及青海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和,促进了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最后,由于熙河之役的成功,被西夏的掠夺战争而阻断的丝绸之路,也可以畅通起来了。

可惜的是,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上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竟然为了“让西夏不再扰边”,把好不容易收复的河湟地区又拱手相让!!!对,你没看错,是拱手相让,在下只能无奈的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