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蒙古大军西征为何所向无敌

2021-06-12 04:19:44 作者: 当年蒙古大军

导读: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种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下面就和趣历史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战术不同

  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的骑射战术,蒙古人是天生的骑手,小孩在三四岁就要开始学骑马,蒙古的骑兵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弓骑兵,作战机动力优秀并拥有很好的持久力(蒙古马的特性),而当时的欧洲骑兵使用的是铁甲骑士列阵直冲的战术,这在蒙古人的弓骑兵面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4.jpg

网络配图

  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天下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200米),配合蒙古骑兵的强悍战斗力和机动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纵横欧亚,无人能阻。

  大规模的战争

  东西方的军队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军队和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军队打过照面。唯一可能的机会,在亚历山大攻克印度准备东进时,因病逝而告终。蒙古人的战术——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部队的机动性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像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2.jpg

网络配图

  装备优势

  蒙古人在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过战略缴获的形式获得了为数不少的盔甲,加之传统的骑射技术较好,和蒙古族传统民风剽悍,使得蒙古骑兵远近战势力不俗。有很多人误解当时蒙古人的重甲比西方防护力轻。实际上蒙古人集中了大量的工匠制造盔甲,同时期西方重甲骑士也仅有锁子甲(锁子甲一套仅约13公斤重),双方的防护力基本在同一层次上,甚至是蒙古人防护能力更强,而且欧洲骑兵也仅有一部分着甲,至于绝大多数应征入伍当步兵的西方农民,是什么甲也没有的。

  射人先射马

  蒙古士兵使用的弓是向后弯的复合弓,由木材、牛角和筋层叠在一起,最大射程可达270多米,在很远的地方就有可能射中敌人。另外,大多数蒙古骑兵射箭技术非常高超,在飞奔之中射箭也极其准确,能够反过头向后精确射中追来的敌人, 每个蒙古武士在一场战斗中要佩带至少60支箭,可以对敌人造成有效的杀伤。

  动摇队形混乱

  欧洲联军的骑士们开始冲锋,蒙古人总是将欧洲的骑士引入散漫的追击,并始终保持在欧洲弓箭短小的射程以外,并不断用箭雨覆盖追击的敌军。追击中原先整齐的阵形变得散乱不堪,步兵远远地落在后面。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在《波兰史》一书中记载了蒙古大军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的情况,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那时就亲自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