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上位之路!“杯酒释兵权”之后还做了什么?

2022-09-13 08:16:51 作者: 赵匡胤的上位

  赵匡胤的上位之路!“杯酒释兵权”之后还做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01、翊戴首功

  五代大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

  北部边防镇、定二州上奏,辽军南下,侵犯中原。

  大周先派大将慕容延钊率军为前锋出发,接着由殿前都点检(禁军总司令)赵匡胤率大军北征。

  赵匡胤掌握军权六年,威望高,气场足。

  宰相范质等授予他调动全国兵力的权务。

  当时整个东京城各种传言在坊间,说天上出现两个太阳,“点检为天子”。舆论已造足。

  正月初三,大军到了离东京二十里的陈桥,当晚驻扎下来。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大将高怀德等与将士们讨论:

  我们这些人为国流血卖命,皇帝年幼无知。谁会知道我们的辛苦!

  不如一起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

  决定下来,立即派赵匡胤的心腹骑士郭延赟连夜飞驰回京城,和留守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联络。

  石守信立即命令部队戒严,做好战斗准备。

  将士们全副武装,列队待命到天亮。

  这是政变关键的一环,大军回师,要进得了京城,控制住局面才行。

  得到石守信OK的消息后,初四天一亮,将士们闯进赵匡胤卧室,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团团下拜,齐呼万岁。

  赵匡胤同意,并和将士们约法:不得骚扰京城官员和百姓,严守纪律。

  绝对听命于赵匡胤。

  于是大军回师,石守信打开仁和门,军队安静进城,各归兵营。

  真是秋毫无所犯。

  天已经亮了,将军潘美等先到朝堂,向大臣们告知:赵匡胤已由将士们拥立为皇帝了。

  大臣们正在上早朝,军人簇拥着赵匡胤到来,他对宰相范质、王浦等人哭道:“形势所迫,我不得不如此。”雪亮的刀、顶盔披甲的兵士是背景图。

  范质等人先后向赵匡胤下拜。

  接着举行禅让大礼。

  赵匡胤上位,称大宋国,改显德七年为大宋建隆元年。

  所有官员各依原位。

  市场照旧开,百姓安堵。

  皇帝换了,其他没有换。

  这次政变不动声色地完成了。

  唯一流的血,是禁军副总司令之一的韩通被杀。

  他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要组织人马反抗。

  被将军王彦升飞马赶上,一刀砍了,还把其家小都杀了。

  赵匡胤很不高兴,但开国初,隐忍不发。

  相对来说,石守信干得就漂亮,没死伤一人,保证了京城掌控在自己人手上。

  论功行赏,石守信“翊戴”首功——辅佐拥戴第一人,升任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image.png

  02、义社十兄弟

  打战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赵匡胤年轻时投奔后来的周太祖郭威,在其手下为低级军官。

  和石守信、王审琦、李继勋等十人结为“义社十兄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在长年的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石守信更是与赵匡胤共进退,同呼吸。

  著名的高平之战,刚继位的后周世宗柴荣,率军与北汉、契丹联军交战。

  双方交战伊始,周右翼大将樊爱能、何徽就望风溃败,周军危险。

  柴荣亲自冲上第一线督战,赵匡胤就在柴荣边上,对将士们说:“主上这么危险,我们还能不死战吗?”

  对禁卫军统帅张永德说:“你手下很多左撇子弓箭手,占领左边高地为左翼,我率军为右翼干他们!”

  于是各率二千人冲入敌阵。

  赵匡胤一马当先,奋勇杀敌。

  将士们奋不顾身,无不以一挡十。

  把北汉军打得大败。

  这一战转败为胜,赵匡胤功劳很大。

  战后提拔为殿前都虞侯,严州刺史,进入后周军的高级将领行列。

  石守信、李继勋十兄弟大多数都参加了高平之战,和赵匡胤并肩作战,都有战功。

  石守信提拔为左第一军都指挥史。

  这一批在战斗中成长的军官们,渐渐进入后周军的上层,形成一个以赵匡胤为中心的实力派。

  柴荣是个了不起的君王,在他的整治下,中原欣欣向荣,越来越有统一天下的迹象。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到四十岁就去世,才有赵匡胤陈桥兵变发生。

  显德六年,柴荣北征辽国回师,途中在一个袋子里发现一个三尺长木条,写着“点检做天子”。

  当时殿前都点检是张永德,柴荣把张永德撤职,提拔赵匡胤为都点检。

  石守信就接替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史。

  作为赵匡胤的副手,石守信步步紧跟着赵大哥。

  柴荣回京城不久就病逝。

  儿子柴宗训继位,不到半年,就发生陈桥兵变。

  其时,赵匡胤一派已经掌握了禁军的大部分权力。

  义社十兄弟石守信是殿前都指挥史,王审琦是殿前都虞侯。

  殿前副都点检是慕容延钊,和赵匡胤是发小,关系非常好。

  侍卫司长官韩令坤与赵匡胤也是“兄弟之交”。

  整个军队高层领导,只有一个政变中被杀的韩通不是赵匡胤这派系的。

  义社十兄弟其他人不少是各地的节度使。

  大宋建立,各地多表示拥护。

  加上赵匡胤措施得当,对待后周的旧臣,各依原职,照旧上班。

  被杀的韩通,追认为侍中,厚葬。

  人心稳定,后周到大宋,过渡很平稳。

  03、杯酒释兵权

  石守信在后周柴荣征讨南唐的战役中表现相当突出,赵匡胤是军锋,石守信是刀刃上的好钢。

  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战功赫赫,名扬四方。

  当年的四月,泽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为后周起兵反宋。

  石守信、高怀德立即率军征讨。

  兵贵神速,石守信扼守住关隘,不让李筠西出太行山,战略上一举控制住敌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