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看看农村谚语就知道

2022-08-12 08:20:21 作者: 今日七月十五

阴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也有七月半、盂兰盆节、施孤节等别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字,不少朋友都听过,那就是“鬼节”。 不过,由于区域不同,有些地方阴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有些地方阴历十五是“中元节”。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中元节的时间是七月十五。

民间关于中元节流传着很多谚语,其中,有一部分谚语,所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中元节当天是否下雨,来预测后续的天气,进而判断是好是坏。有人说中元节下雨好,有人说中元节晴天好,到底谁对谁错,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详细谚语具体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 “七月十五雨淋淋,阴雨连绵到秋收”

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很好解释,如果七月十五当天下雨了,那么从这天开始,一直到秋收的时候,都是阴雨天气较多。“雨淋淋”代表着下雨了,“阴雨连绵”说明后续阴雨天气多。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阴历七月十五过后,田间的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农作物,已进入生长中后期,适当的降雨有利于庄稼的生长。但是,如果降雨较多,一直延续到秋收的时候,则起了相反的作用。

降雨天气较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再加上中元节过后,多地还处于高温天气,田间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另外,降雨较多,晴天较少,还不利于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减少,进而影响产量。



  • “七月十五雨不休,毛毛细雨落一秋”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下了一天的雨,那么当年整个秋天都会是小雨的天气。“雨不休”指的是降雨不停,而“毛毛细雨”指的是小雨,从侧面也说明降雨天气较多。

从阳历时间来说,秋天月份是7-9月,从阴历时间来说,阴历的七月到九月,等于是阳历的8-10月了。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8-9月是农作物增产的关键期,是灌浆、结荚、增加千粒重的时期,而10月份则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这期间,如果阴雨天气较多,不仅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还增加了倒伏几率,同时,还影响了收获时间,如果收获时间过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减产。



  • “七月十五雨不断,冷冷飕飕一秋寒”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当天下雨了,那么当年秋天降温比较明显,甚至会感觉到寒冷。“雨不断”说明当天持续降雨,“冷冷飕飕”说明气温下降较快。

从人们的感官上来说,经历了三伏天的高温天气,不少朋友想尽快迎接秋天降温的到来。而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庄稼需要达到一定的积温,产量才能够有保障。以玉米举例,不同的玉米品种,整个生育期的积温不同,比如当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积温要达到2500度左右时,就需要适当的高温天气。

而阴历七月十五期间,玉米还处于抽穗期,后续还要灌浆期、成熟期,在这期间,适当的高温,也有利于提高有效积温,如果降温较多,气温下降快,则有可能导致积温达不到要求,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从上述3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分析出,七月十五中元节当天下雨,预示着当年整个秋季期间降雨较多,降温较快。单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是不利的,适当的降雨有利于庄稼的生长,但是,降雨过多,病虫害增加、易倒伏、积温不足、影响收获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判断,七月十五中元节当天下雨是不好的。

查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今年(2022年)中元节(8月12日)当天的降雨区域,新疆沿天山和伊犁河谷、华北中南部、黄淮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山东中东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可以看出降雨地区不少,按照上述谚语的说法,难道这些地区今年的庄稼生长都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民间所流传的谚语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可能适用于某些地区,但不适用于全国。另外一方面,有些谚语所表达的意思适用于以前的社会,但对于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已经不适合了。

今日七月十五中元节,我们这里是晴天,你们那里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