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红色预警!长江多处水位创新低,三峡水库紧急“补水”!水利部启动应急响应!旱情还将如何发展?

2022-08-17 09:41:50 作者: 高温红色预警

本文转自:国际金融报

8月17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截至17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28天发布高温预警,连续6天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天数可达7到10天。

尽管现已进入末伏,但多地高温仍在持续。伴随最强高温而来的还有旱情:赣江支流部分河段干涸;重庆31个区县遭受干旱灾害;长江水位“汛期反枯”……高温之下,我国当前旱情总体情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应对?

当前长江流域旱情总体情况如何?

应急管理部介绍,6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开始偏少,加上七八月上旬持续高温晴热和无有效降雨的影响,使得江河来水量持续走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主汛期时段,长江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的现象。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了解到,截至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6省市78.3万人次因旱灾需要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万亩。


重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对比图。上午时段江水没过部分石头,下午16时前后,河岸浅滩区江底的石头裸露出来。

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根据前期国家防总统筹协调和水利部具体调度,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骨干水利工程蓄水情况较好,大中型灌区水源得到有效保障,但部分灌区末端区域和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的耕地受旱较重;当前城乡供水保证率比较高,但少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缺水,当地群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

水利部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三峡水库加大下泄向长江中下游补水

据统计,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连续无雨日超过20天;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5天,中下游部分地区超过30天。针对长江流域旱情发展,水利部已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8月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初步测算,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未来几天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在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期间,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也同期开展补水调度,可增加补水约3亿立方米。

其实,从8月1日到15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已经统筹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有序向中下游地区补水约53亿立方米,其中三峡水库补水10.9亿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的情况。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抗旱处处长杨光表示,目前长江流域旱情达到轻度以上干旱标准,预测未来一周长江流域旱情还将持续发展。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

已派工作组前往旱区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针对南方多地目前持续发展的旱情,为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积极会同多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派出工作组前往旱区指导当地抗旱减灾工作。及时调拨抽水泵等中央抗旱物资,并协调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及时拉水送水。通过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支持抗旱减灾和救灾救助。

下一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根据旱情形势及时调整应急响应,最大程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四川短期供电吃紧

国家电网:最大限度支援川渝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经济恢复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用电需求持续走高;同时,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导致电煤供应保障持续面临较大压力。

8月11日、14日、15日,四川接连召开电力保供会议。据了解,预计四川省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称,7月以来,四川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电力负荷较去年大幅增长。8月7日开始,四川迎来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

对此,四川已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用电:

  • 启动主动错避峰措施,针对主动参与并有效执行主动错避峰负荷响应的电力用户,国网四川电力将在结算电费时予以返还其响应费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