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2-08-17 15:57:33 作者: 【新思想引领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长三角重大历史使命。这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

三年多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担新使命,共谋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速互联互通,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共同绘就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画卷。

从南京南开往芜湖的动车5641次列车即将进站,列车停靠在四站台……每天一早,居住在江苏南京市的黄伟,都会乘坐宁安高铁到安徽马鞍山市上班。随着长三角地区省际通勤越来越方便,跨省生活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黄伟:早几年不会考虑从南京来马鞍山工作,近两年感觉交通也方便了,产业的发展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给我。

黄伟工作的公司,专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公司总部在江苏省常州市,无钴电池生产线则落户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这一生产线从签约到量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

公司总经理李佳佳:长三角这个区域交通互通互联,非常便于我们在整个区域布局。安徽这几年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尤其是在营商环境,还有整个产业链布局这块。

随着交通网络不断织密,三省一市之间人员流动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民生保障和企业服务事项不断实现跨省通办。迁入地办理户口迁移、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无须材料、在线完成办税事项、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公共服务同城化的推进,给长三角地区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开通567个专窗办理点,12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可在长三角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

江苏省南通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徐小康:我们在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的政务服务大厅,线下都设置了长三角“一网通办”的专窗,线上在政务服务网的旗舰店开辟了服务专区,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差别一体化的服务。

一体化发展也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协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

2019年,绍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绍兴市集成电路企业已达98家,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

浙江省绍兴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处干部赵颖:我们引进了上海的人才和技术,还引进了一批头部企业。我们绍兴着力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发力,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达到千亿级规模。

科技部等编制的相关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在长三角区域版图上,以高速命名的“G60科创走廊”如同一串熠熠生辉的珠链,将上海松江、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合肥等紧紧地系在一起。这是创新的“走廊”,更是合作的“走廊”。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谭瑞琮:依托长三角区域科创资源优势,紧密对接产业创新需求,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