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多久才能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卫健委回应

2023-01-02 10:04:28 作者: 还要多久才能

2020年初,童朝晖作为中央指导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之后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2022年12月上旬,北京暴发疫情以来,他受北京市卫健委指派,一直在北京地坛医院和北京佑安医院两家定点医院指导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记者:在两个定点医院这段时间,你会和武汉那段时间进行对比吗?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会的,我们那会儿去武汉还真是不了解这个,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这个病毒是什么特点,也不知道它会在武汉那么厉害。大家可能对武汉记忆很深刻,病人都是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都要上呼吸机,都要上ECMO,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后来通过从武汉以后,全国各地好些地方我们也都去过,包括这回到了北京,我觉得从临床治疗到临床救治起来难度肯定比武汉小得多,我们压力没那么大。奥密克戎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强、传播力强,一传好多人阳性了,实际上真正需要去住院或者需要住到ICU的比例还是低。大概我也统计了一下,这两家定点医院把重型和危重型都算上,占到3%-4%。

记者:大家从自己的亲朋好友总是能听到自己家里老人有去世的这种情况,好像比往年要多很多?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肯定会多,这一点我们要承认。但是大家想一想,你身边的人阳了多少?或者一家人可能都阳了,有几个危重的?或者有几个肺炎的?这个大家应该心里有数吧。

记者:感觉是这样?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有吧,因为现在没法统计具体的数,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分母,因为现在不再做全员核酸,也不再做抗原。甚至说很多人在家里就待几天,有症状也好,无症状也好,在家里扛一扛就过来了,就上班去了。所以说可能我们大家都阳过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分母是多少。

专家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依然集中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高龄人群。而奥密克戎病毒高传播、低毒力的特性没有明显改变,但依然不能视作大号感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虽然现在大家网友都在反映说它绝对不是大号感冒。确实它不是大号感冒,往往我们把感冒和流感给混淆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把新冠和流感来做比较,不是把新冠和感冒来比较。感冒确实症状很轻,一个星期自限性的疾病吃不吃药一个星期感冒其实都好了。但是流感不一样,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来的,流感也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严重的有肺炎。而且根据病毒不一样,它的致病性不一样,比如大家印象很深的2008年甲型H1N1流感,那一年的流感也很重,一度也出现过人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那个病死率是很高的。所以跟流感来比,即便是它有一部分会出现一些肺炎,但是这个肺炎远远达不到网友说的“白肺”程度,经过这个治疗他也会很快好转会痊愈。

记者:这一波的治愈率多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我们国家的治愈率,从武汉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武汉那个时候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的治愈率也是90%以上,后来是93%、94%,越往后越高的。所以其实从这一波来讲,大家感受到的不是这个低的比例,大家感受到的是一个一个绝对值,我们的基数大,那么可能感觉重症的、危重的或者是病亡的人数是增加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并不是个例现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其实这三年以来,恰恰其他国家都在经历我们现在经历的这种情况。我们看到有很多国家的就医也是一床难求,其他国家有一些患者尤其老年人到医院看病也是一床难求,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跟他们最大不同就是,有的国家医务人员有罢工的,因为工作负荷太重,因为没有足够的防护用品。但是这三年,我们的医务人员甚至都是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哪有情况需要支援的医务人员,需要派医疗队的时候大家都是积极踊跃地报名。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医务人员跟其他国家的医务人员更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