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是跑马拉松,刘备是如何一步步追上来的

2020-07-23 07:47:15 作者: 如果三国是跑

这一点,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岗位。

清朝末年,山东出了一位行乞办学的武训,难道他不是响当当的英雄吗?

只要为了一个正义的目标,而敢于挺身而出,在那一刻他就是一个超越常人的英雄。

英雄与常人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就是在关键时刻敢于出头。

陈寿夸刘备是“英雄之器”,就是夸他是有种的人,是做英雄的料。

不过至于什么叫有种,也得细分析。

在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英雄典型,不幸的是他们二人相遇了。

项羽有种的表现,是勇于冲锋陷阵,虽万千人吾往矣,兵败垓下却不愿回江东重整旗鼓,他认为那是没种的表现。

而刘邦在项羽的追击下,可以把老婆孩子都扔了,项羽要烹他的父亲,他也若无其事,这是没种的表现吗?

当然不是。

因为刘邦把取得最后的胜利当做有种,而其间的任何动摇和放弃才是没种,而项羽却固守着贵族的尊严与风度。

总的来说,敢于为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为常人所不能的人,那就是英雄。

在众多三国英雄中,最后从人堆里滚出来的是英雄中的英雄,是曹操、刘备与孙权。

但孙权其实是曹、刘子侄辈的,开创孙家基业的不是他,而是孙坚和孙策。

换句话讲,孙权的父亲才是曹、刘的同辈人和同一等级的人物。

因此,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得好:“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在曹操眼里就是娃娃。

曹操与刘备是最后的英雄,同一等级的英雄,但他们不属于同一类型。

在这里,我们先放过曹操,单说刘备,看看他这类英雄到底是什么材料以及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刘备是什么样的英雄,陈寿在《先主传》里做了最为精到的概括:“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这八个字,把刘备的英雄本质说到家了,即刘备属于典型的草根型英雄。

出身名门的袁绍不会这样,家底雄厚的曹操不会这样,家底不薄的公孙瓒不会这样,出身可疑的吕布也不会这样,而只有出身正经人家(汉室宗亲还不够正经吗?

但又贫苦无依的刘备才会这样。

换句话讲,要想在三国时代成为英雄,对于刘备这个出身的人来说,“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是唯一的方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

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有胸怀远大,坚忍不拔,才能甘于从最底层做起,并忍受一个个挫折,等待下一个机会;也只有宽厚,才能吸引人才,聚拢人才。

换句话讲,在任何一个阶层,都有成功并成为英雄的机会与可能,关键看你怎么去做。

在草根阶层,要做一个“主公型”的人物,要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得按这条路走。

因为你没有骄人的资本,没有大牌可拿,没有脾气可耍,而只有宽厚待人,才能聚才成势。

“弘毅宽厚”,其实是刘备这类英雄的本质特征。

陈寿同时还强调刘备“知人待士”,这其实揭示了刘备这类英雄最重要的外在特征。

那时的人不老是说刘备有“枭雄之姿”嘛。

“枭雄之姿”是个什么样子?其实也无非就是这个样子,看似平常,却又似乎深不可测。

至于刘备的制胜法宝“仁义”,也仅仅是由宽厚这一品质派生而出的,只不过把对待身边兄弟们的做法扩大到老百姓罢了。

所谓弘毅也是志向与韧性的结合体,没有这两个字,刘备干脆就别打天下了。

马拉松比赛开始时,他在起跑线上已经慢了一个小时。

按理说,他还赛个什么劲?干脆回家歇着得了。

但刘备没有,他坚持下来了,一往无前地迈开自己的脚步,并终于在四十公里的时候追上了曹操。

所谓韧性对刘备而言也不是问题,一开始就是输,只要继续跑下去,是不是胜利,反正都是赚的!不赚白不赚!

刘备以其“英雄之器”走入残酷而曼妙的三国历史,最终千古留名。